情緒的代際傳遞,當母親的憤怒情緒成為孩子的背景(2)

編輯:東方女性2019-03-18 16:55育兒百科
字體:
瀏覽:147次
文章簡介:   和朋友聊天,她在敘說她的母親和童年成長經曆之間的關係。她說自己出生在一個有著嚴重的重視男孩輕視和忽略女性的家庭觀念的家庭中,而這種觀念則主要體現在她和母親

  由此可見,母親的狀態和情緒對孩子的巨大的影響。作為曾生活在母親子宮中的孩子在脫離母體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裏,很難真正分別出母親和自己是兩個不同的獨立個體。事實上,在我們整個的生命發展中的很長一段時間裏,這種自身獨立於他人,獨立於世界,即自身、他人、世界之間的完全的分離性和獨立性是非常模糊的,和母親的關係尤其如此。小時候的我們將母親的情緒當做自己的情緒,在同樣程度或者更大程度上分享感受母親的痛苦,母親的情感和經曆,母親處理和解決問題的方式。正是在這樣無意識的聯合狀態的幻想和假象下,母親成為孩子生命中濃墨重彩的一筆。

  朋友說所有的即將養育孩子的父母都應該在一個叫做媽媽學院的地方接受係統的教育,懂得如何真正的關照和養育孩子,而不能草率的無證上崗。這在一定程度上是必要的,但它更多的則技術層麵的東西。而母親和孩子的關係更多的是一種和自身關係,和丈夫之間的關係的投射。那些無法處理有關孩子的事情而表現出憤怒的母親,可能麵臨著內在的自我掙紮,和丈夫之間岌岌可危的情感崩塌,困窘的經濟問題等等。而如果沒有處理好這些事情,沒有這些堅實、和諧的基礎,孩子的母親之間的互動往往是惡性的,也隻能成為孩子生命中的那顆難以下咽的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