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胃病5大起因 7個小偏方治療反複胃病(2)

編輯:東方女性2016-03-11 16:56常見疾病
字體:
瀏覽:462次

  4.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是指由於各種原因所致的胃黏膜慢性炎症改變。是一種最為常見的疾病和多發病。

  特點是男性發病率高於女性,而且發病率隨著年齡增長而呈上升趨勢。

  慢性胃炎其實質是胃黏膜上皮遭受反複損害後,由於黏膜特異的再生能力,以致黏膜發生改建,而且最終導致不可逆的固有胃腺體的萎縮,甚至消失。

  (1)慢性胃炎形成的病因現在普遍認為是致病菌特別是Hp(幽門螺旋杆菌)的慢性持續性感染。

  或者由急性胃炎轉化而來;和急性胃炎一樣,過熱過冷過於粗糙的食物等物理因素也是其病因之一。

  此外,化學因素,如濃茶、咖啡、烈酒、調味品等;長期大量服用非甾體類藥物(如阿司匹林,吲哚美辛等)可抑製胃黏膜前列腺素的合成,破壞黏膜屏障而引起。

  吸煙時煙草中的尼古丁既影響胃黏膜的血液循環,又可導致幽門括約肌功能紊亂,造成膽汁反流,而各種膽汁反流均可破壞黏膜屏障從而導致慢性胃炎的發生;另外,免疫因素也是形成慢性胃炎的原因。

  (2)慢性胃炎的分類主要有慢性淺表性胃炎和慢性萎縮性胃炎,兩者有時同時存在。

  慢性淺表性胃炎包括單純型,糜爛型及出血型三種。

  按常見發病部位可分為兩類:

  A型,少見,病變發生在胃體及胃底部,多由自身免疫反應所致。

  B型,較為常見,病變主要在胃竇,約90%的病人由Hp感染引起。

  我國病例以B型較為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