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的自信,從尊重一事無成的自己開始

編輯:東方女性2019-05-28 17:10心理健康
字體:
瀏覽:149次

  鄧歐出生在西部一個非常貧窮的農村,上了本省的一所重點大學,在高中的老師和同學看來,她最終的成績完全出於僥幸,遠遠超過了大家對她的期待。

  她確實不怎麼聰明,很容易根據自己的主觀評斷對他人和對事物產生極端的看法。長相也十分普通,皮膚黝黑,頭發看起來毫無任何光澤。然而她身上卻有一種雜草精神,在自己的世界裏經曆喜怒哀樂,默默的生長和努力。

  大學的時光轉眼即逝,她和大家一樣走上了找工作,不斷麵試的路程。麵試失敗的經驗累積加上沒有強烈的想要在某個方向發展的興趣和誌向讓她開始不斷的否定和懷疑自己。

  普通的家庭背景,毫不出眾的長相和性格,在成長的過程中壓抑,失去了對自我興趣的探究和培養,這種情景在剛剛進入社會的時候最容易讓人感到絕望,使很多人在經濟重壓下,為了生存埋葬理想,一事無成。

  多少人在默默忍受這樣的生活所帶來的痛苦的同時心裏對自己,自己的工作和人生充滿自卑和鄙夷。

  俄國一位作家描這樣描寫貧窮,他說在冬天裏沒有禦寒的外套是我能夠忍受的,我所不能忍受的則是因為人們看見沒有禦寒的外套臉色發白的我所表現出來嫌棄和鄙夷。外套不是為了給自己穿,而是為了穿給別人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