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衛為什麼總戴墨鏡 說到底居然是因為一個女人

編輯:東方女性2016-09-01 17:03明星八卦
字體:
瀏覽:404次
文章簡介:香港導演王家衛新片《2046》取得了不錯的撐起,但他為人低調,無論出息什麼活動,總是衣服黑色墨鏡示人,據說,這背後影藏著一個不為人知的秘密,而且與王家衛的太太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到是為什麼呢?下麵一起看看詳細介紹。

  王家衛:“墨鏡是太太送給我的愛情信物,我永遠都不會摘下。”一個簡單的理由,卻道出了何謂真愛。其實,王家衛與老婆陳以靳的相識也是因為墨鏡的關係,正因為一副墨鏡,延生了兩人的愛情,成就了一段美事。

 

  酒吧偶遇注定一生情緣

  1980年,王家衛畢業於香港理工大學經濟管理專業,但一直沒有找到稱心工作,無奈之下隻好到九龍島在牛仔褲專賣店做售貨員。這裏光顧的人群多為一些時髦女郎,王家衛帥氣挺拔的身姿常常引來姑娘們好奇的目光。有一天晚上快打烊的時候,進來一位身材高挑、容貌清秀的姑娘,她點名要APPLE牌牛仔褲。王家衛拿著褲子上前讓她試穿,並調皮地來了句:“小姐,我知道你的名字,你叫阿美。你參加過模特大賽對嗎?”姑娘很詫異也很冷淡:“對不起,你認錯人了。”付了錢她快步走出店門。

  第二天一早,姑娘再次來到這家牛仔店中,不客氣地對王家衛說:“阿仔,你怎麼搞的?尺碼根本不對,我怎麼穿啊?”王家衛撲哧一聲笑了:“我料定你今天會來找我,尺碼我是故意拿錯的,想請你喝咖啡,肯賞臉嗎?”姑娘聽他這麼解釋恍然大悟,不由得一笑。她掉進了王家衛布好的愛情陷阱。姑娘名叫盧湘冉,祖籍杭州,現在英國求學,家境顯赫。

  那個夏天兩人每天都到海邊散步,王家衛大談他的電影夢想:“我一直期望自己能拍一部電影,一部真正能展示我內心的東西。”每當此時,湘冉就用一雙水汪汪的眼睛注視著他,王家衛感覺特別幸福。這段美好的初戀,王家衛後來拍進了電影《阿飛正傳》的開頭。

  暑期結束時,湘冉必須回英國完成學業,而王家衛則要在香港繼續自己的打工生涯。剛開始,兩人還經常通信,互訴相思。可是不知為什麼,湘冉的回信越來越少。後來,令王家衛最擔心的事情終於發生了,湘冉在電話裏提出分手:“這樣下去沒有結果,隻有痛苦。”

  失戀對王家衛打擊很大,朋友看他失落,就拉他去酒吧散心。那晚他有些醉意地對朋友說:“我的愛情來得快去得也快,從現在開始,第一個進來的女人,我就要追求她。”話音剛落,就進來了一個戴墨鏡的女人。王家衛和朋友開起玩笑:“一個女人這麼晚了還戴墨鏡,隻有三個理由:第一個呢,說明她是盲人;第二呢,說明她在耍酷;第三呢,因為她失戀,她不想讓別人看出她哭過。”朋友好奇地反問道:“那你覺得她屬於哪一種呢?”“失戀!其實失戀很平常嘛,何必這樣子呢?”這個女人剛好坐在他們旁邊,聽到了談話,就拋過來一句話:“我看,失戀的人應該是你吧。”說罷摘掉眼鏡衝王家衛等人莞爾一笑。王家衛的心事被人家一言擊中,頓時啞口無言,尷尬不已。

  這個女人叫陳以靳,當時在香港無線電視TVB做電視節目監製,為趕一部連續劇的進度,已經幾天幾夜沒合眼了,眼睛熬得通紅,隻好戴著墨鏡到酒吧來休息一下,沒想到碰到了剛剛失戀的王家衛。一聊之下,她發現這個在牛仔店打工的小夥子居然對電影有自己獨特的理解。

  那晚,越談越投機的他們竟聊了個通宵。“看不出你對電影有這麼高的激情,我們電視台最近在招導演寫作輔導班,你不如去學導演。”臨別時,對幽默俊朗的王家衛產生好感的陳以靳微笑著發出了邀請。她摘下自己的墨鏡朝王家衛遞了過去,並風趣地說:“我想你比我更需要這個。”

  望著陳以靳出門的背影,王家衛大喜過望地對身邊的友人說:我明天就要去報名。

  也許王家衛骨子裏透出的那種對電影的喜愛,深深打動了主考官,他被順利錄取,從此王家衛開始了漫長又艱辛的電影之旅。

  真心相助成就恩愛夫妻

  起步階段,王家衛異常困惑,因為不是科班出身,創作課程對他這個沒有基礎的人來說顯得艱難無比。他寫的劇本總是不得要領,故事冗長難懂,對話缺乏精彩和傳神之處,他那些大段描寫心理活動與景物的段落每次都受到老師的訓斥:“這是劇本,不是作文!”

  在王家衛接連鬱悶了四五個晚上後,陳以靳敲開了他的房門。“這裏是曆屆奧斯卡的獲獎影片,這裏是我搜集來的世界經典對白,還有我給你帶了藍山咖啡,很提神的。不要總是吸煙,對身體不好……”陳以靳關切的話語像一條輕緩的小溪瞬間拂去了王家衛心頭的煩躁。“謝謝你,阿靳。”王家衛揉了揉他那雙布滿血絲的眼睛,感激地說。

  當時陳以靳是王家衛的上司,她了解王家衛的才華,更明白他的電影理想。在陳以靳無微不至的關懷下,王家衛終於走出了“生澀期”,迎來了事業的曙光,同時他與陳以靳的感情也塵埃落定。

  從1982年起,王家衛開始撰寫電影劇本,雖在影視界小有名氣,但他的事業仍沒有太大突破。“阿靳,我一直達不到我所要求的境界。”看到王家衛一度頹廢灰心,陳以靳開導他:“家衛,你就是寫一輩子劇本,也沒有多大前途,你必須自己拍電影,開創一種新的電影模式。”寥寥幾語讓王家衛茅塞頓開。“阿靳,謝謝你,今生隻有你最懂我。”那一刻,兩人緊緊相擁,心意相通。

  1985年,陳以靳不顧家人反對毅然嫁給了王家衛。結婚前夕采購禮品的時候,陳以靳特意送給丈夫一副RAYBAN的黑色墨鏡。“你經常熬夜,眼睛會不適應白日的光線,我不想讓別人看到我先生疲憊的眼睛。”妻子的悉心嗬護,讓王家衛感動不已:“阿靳,我會一輩子帶著它,它是我們的愛情信物!”

  婚後,王家衛的創作動力十足,那時他一直想拍一部反映邊緣人的影片,他們的內心、複雜的情感及欲望與需求等。妻子知道後,隻說了7個字:“我做你的出品人。”接下來的陳以靳開始東奔西走,為他張羅,勸說電影公司老板投資,物色香港第一流的人才為王家衛做班底。

  1988年,王家衛導演的處女作《旺角卡門》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包攬香港金像獎十多項提名,並開創了新的電影模式——王家衛電影。其中女主角張曼玉的演技也因此片而進步,直至後來憑《阮玲玉》封後時,在柏林的一場記者招待會上,她言辭真切地吐露了心聲:“王家衛的出現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轉折點。”

  有了這個“破冰之獎”,王家衛以驚人的速度崛起。1990年的《阿飛正傳》、1994年的《重慶森林》、《東邪西毒》及1997年的《春光乍瀉》都取得了巨大的票房收獲。一時間,王家衛聲名鵲起。妻子卻發現這些年他的眼睛越來越嬌弱,不僅布滿了血絲,而且隻要在白天摘下眼鏡,眼睛便會因強烈的光線而流淚。於是外人看來王家衛總是帶著墨鏡酷酷的一麵,陳以靳卻心酸不已:“家衛,你付出的太多了。”那一刻,陳以靳撲進丈夫的懷裏,臉上掛滿心痛的淚水。

  多年以來,王家衛的電影形成了自己的風格,他創造了充滿技巧與優雅的另類世界,給人一種著迷的誘惑力。對於這一切,陳以靳卻看得很淡。“我一直忘不了一個鏡頭,那是婚後一個停電的夏夜,我深夜加班回家後卻找不到家衛,最後在衛生間的浴室裏終於找到了疲憊的他。他已經在浴缸裏睡著了,擺著一個並不十分舒服的姿勢,身邊堆滿了淩亂的手稿。因為停電,也許隻有浴缸是最涼快的,為了他的劇本,他居然找了這麼一個地方!那一刻,我心裏難過得想哭。為了這樣一個男人,我沒有理由不支持他。”

  王家衛個人資料

  中文名:王家衛

  外文名:Karwai Wong

  國籍:中國

  出生地:上海

  畢業院校:香港理工大學平麵設計係

  代表作品:《花樣年華》《春光乍泄》《阿飛正傳》《一代宗師》《藍莓之夜》

  身高:1.80米

  職業:導演

  香港著名導演王家衛1958年7月17日生於上海,1963年隨父移居香港。王家衛1980年畢業於香港理工大學平麵設計專業後,經過短期培訓,進入香港TVB電視台從事電視製作,並迅速成長為一名出色的編劇。自1982年起的五年時間裏,他創作了大約十部電影劇本。1988年王家衛初次執導電影《旺角卡門》,該片和他1990年執導的第二部影片《阿飛正傳》令他躋身一流導演之列。1988年,初執導筒的影片《旺角卡門》;獲選1989年坎城影展(戛納電影節)影評周參展作品係列中展出。其個人獨特的風格,敏銳的觸角,在當時被譽為具有非凡才華的新銳導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