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屢創高考奇跡的鄲城一高(3)
9:00
考前每兩天一套試卷又來了
9點,第二節課正在進行中。
在高一高二教室裏,老師用擴音器正在上課。站在教學樓外,帶著豫東口音的男中音,慷慨激昂的女高音,彙成一部雄壯的“交響樂”。
臨近高考(微博)了,高三學生都在兩天一輪的摸底考試中度過。考卷發下來,每個人都低著頭忙做題,教室裏“連掉一根針都可以聽到”。
為了方便考試,課本和練習題都堆在教室外的地上,形成了一座座小山。對於每一個參加高考的人來說,這些題目就是他們要麵對的“海洋”,想要到達彼岸的大學,必須勇敢遊過去。

11:00
校門口的“家長攤販”開工
鄲城一高門口,熱鬧與寧靜像被定了時,非常規律。
11點,臨近放學,校門口已經有推著三輪車的商販來此占位。賣炒飯的、賣玉米的、賣雜糧煎餅的、賣雞蛋灌餅的......十多分鍾後,本來很寬的人行道被商販們占得滿滿的。他們邊忙活著儲備“糧食”,邊向校門口處張望。
近12點,下課鈴聲響了。學校食堂不可能同時容納9000多人吃飯,學校允許學生們出門覓食。踏著下課鈴聲,學生們自覺分成了兩撥,一撥直奔食堂,一撥直衝校門口。
瞬間,校門口每個小攤前都圍來了學生。這個要雞蛋灌餅,那個要玉米,個別還會再搭配著來份豆漿或酸奶。
陳利華兩口子的攤位也在中間,一個人揉麵,一個人正熟練攤著雞蛋灌餅。別小看這個攤,一天他們能賣三四百張餅。

探秘屢創高考奇跡的鄲城一高,請看下一頁
“我兒子也是鄲城一高畢業的,考上鄭大了,現在在鄭州上班哩。”說起兒子,陳利華眉眼都帶著笑。當年,兒子在這兒上學,吃飯不方便,他們幹脆在學校門口賣雞蛋灌餅,既能照顧兒子,也算貼補家用,這一來就是七八年。
陳利華說,好多擺攤的都是以前的或現在的家長,就是接孩子時看到了校門口的商機。“想著孩子在學校裏學習,俺在門口攤餅也渾身有勁。”這校門外一個個飽含著感情的雞蛋灌餅、肉夾饃,供養了校門內不知多少學子的大學夢。
13:00
校園內外頓時安靜地午睡了
雖然不是封閉式管理,但鄲城一高有個鐵打的規定:中午1:00~2:00午休,住校生不能在校園裏走動,走讀生回家休息。
中午1點,午飯時的那股熱鬧勁兒沒了,鄲城一高又安靜下來,有同學在教室裏靜靜地看書,有些趴在桌子上枕著複習資料午睡,有些則“奢侈”地回到宿舍,躺在床上補個小覺。
馮強在鄲城一高對麵開了個小報亭,校園安靜的時候,也是他兒子午休的時刻。去年,馮強的兒子並沒有考上一高,他托了N層關係,找了無數個熟人,才把孩子送到了這所學校。
“進了一高的門,半隻腳就進了大學了。”馮強說,在鄲城,托關係將孩子送進鄲城一高,“是很榮耀、很有麵子的事情”。
趙帥也記得當時把他送到學校複讀的前一晚,父親高興得像中了幾百萬一樣。“這麼難進的學校,一定要好好學啊。”言語間,趙帥清楚看到了父親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