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卓立《自言》給人驚喜
不是要求太高,而是洪卓立這些年的音樂總是停留在同一個水平線上,說是穩定,實則是平淡,在《彌敦道》之後洪卓立是再也沒有拿得出手的代表作,別說有一首經典就足矣,這不是新生代歌手應有對態度與目標。所以我會告訴你《彌敦道》是2008年的作品嗎?我會告訴你從2008年到2014年這七年間,洪卓立出過七張專輯嗎?七張專輯都出不了又一首金曲,這是什麼概率?是歌手的運氣太背?還是聽眾的耳朵太挑剔?
等了七年,等到了一首《獨活》。《獨活》已經算得上是洪卓立這些年發行過的作品中影響力甚廣的一首單曲,曾被容祖兒公開稱讚過,唱片公司隨後還推出了《獨活》的劇場版,這也都能說明《獨活》的影響力了吧。可是潛意識裏始終覺得《獨活》的影響力其實很片麵,沒有到《彌敦道》全城大熱的程度,《獨活》的大熱是相對於洪卓立其他作品的大熱。
當然並不否認《獨活》有四台冠這樣的成績存在,可是也想弱弱地說一句《想一個人》也曾經四台冠,但《想一個人》的影響力大嗎?別天真了,如今一首歌在香港的四台冠已經不能說明太多的問題,一年四台冠的作品不多但也不見得很少,重點是影響力早就不複當年“勇”。捫心自問,這已經過了一大半的2014年,有沒有哪一首歌曲是能夠“跑出”獨贏的?答案是沒有,所以也不必因為一首《獨活》而沾沾自喜。
之於洪卓立,在2014年能有一首算有討論度的《獨活》“跑出”也算是一種激勵,至少能證明的是洪卓立在2014年上半年發行的《Timing》專輯還是有突破的。這些年,洪卓立不停地在尋求突破,是在音樂上尋求突破,也在造型上尋求突破,《Grown Up》、《All Around Us》、《Timing》三張專輯求變心很大,不過或許是洪卓立過往的專輯中有著過多的風格嚐試,所以相對而言音樂風格上的驚喜幾乎全無,反而是不如造型上的突破更來得直觀而有衝擊力——《Timing》專輯中的熟男Look就算不討好卻也讓人深刻。
《Timing》專輯堪稱洪卓立這些年的作品中影響勢頭較好的一張,而唱片公司急於在2014年下半年給洪卓立開新案子不就是為了將這個“好勢頭”延續下去。如今一個歌手能在一年中發行一張唱片是一種奢侈,那麼洪卓立一年有三個案子那豈不是奢侈中的奢侈?《自言》是洪卓立下半年的開場好戲,以EP的形式呈現——竟然是EP,這個很讓人意外,因為洪卓立從2007年出道至今就沒有發行過EP,很欠揍地說一句,這是大碟發得太多已經發到膩,所以想換個口味,換種形式玩的節奏吧。
管他什麼節奏,要說的是唱片公司也總算是意識到長期發大碟也是有“負麵”影響的!發行大碟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但不見得就一定是好事,特別在歌手影響力有限,且所收錄的歌曲品質性、可聽性不足的情況下,發行大碟不隻是奢侈更是浪費。不想說洪卓立這些年發行了那麼多的大碟都是在浪費,可是事實告訴我們他唱過的歌很多,可能讓人深刻的沒有幾首。因而換成EP的形式發片未嚐不是一件好事,倘若歌曲做得足夠精致、特色,有吸引力,這會比大碟具有的影響力更大。
洪卓立這張EP取名為《自言》,創意多半來自成語“自言自語”——是將一個詞一分為二,這也就意味著洪卓立2014年另一張EP會取名為《自語》。走以這樣的形式很容易讓人想到概念的特色,實在不好說《自言》或是《自語》到底是不是所謂的概念,也不想被概念的名堂給誤導。隻就《自言》這一張作品在包裝、打造上來說,唱片公司依然堅持的是“變”的態度。
《自言》作品一開始給人最大衝擊力的還是造型,如果在《Timing》專輯中走成熟路線的洪卓立讓人難以接受,那《自言》作品中走妖男路線的洪卓立或許更難讓人接受吧!看來唱片公司是下了一萬個決心讓洪卓立遠離花樣少男的路線,這才不遺餘力地在造型上往死裏變。說實話,這一次洪卓立的新形象的確又讓人驚喜了一下,是驚大於喜的驚喜。而《自言》中讓人有驚喜的不僅僅是造型,也包括了音樂,相對來說,音樂中的驚喜更討好,這個驚喜是喜大於驚的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