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年來最大旱情襲擊東北 巨資水利設施成擺設(3)
旱區見聞
“山坡上的莊稼全旱死了”
“從記事起沒見過這麼旱的天氣,山坡上的莊稼全旱死了。”遼寧省阜新蒙古族自治縣富榮鎮同意村65歲的村民陳長明坐在自家地頭說。
13日,記者在旱情最嚴重的阜蒙縣看到,公路兩側成片的玉米地葉子已經泛黃,秸稈幹枯,許多地塊莊稼已經絕收。剝開一顆玉米,顆粒幹癟,有的甚至隻有一層皮。
“蒿草羊不愛吃,隻能吃河邊的小草。天太旱,草都枯死了,羊吃不飽。”62歲的蜘蛛山鎮青山村村民許海峰望著在河溝裏覓食的羊群發呆。許海峰告訴記者,他家裏種了16畝地,養了26隻羊,種植的玉米主要用作羊的飼料。玉米減產六七成,羊的口糧成了問題,“下一步正考慮把玉米提前收割了。反正產量是指望不上了,不如趁著秸稈沒徹底枯死給羊做草料。”
青山村村民高尊嚴蹲在幹枯的河道裏,守著麵前一灣淺淺的渾水,岸邊馬車上的抽水機已經停止了工作。“這點水是我雇鏟車在河床裏往下挖挖出來的,抽這點水澆地。”高尊嚴說,由於水少,抽抽停停,岸邊15畝地夫妻倆晝夜輪替澆了13天,才澆完7畝。“現在水越來越少,澆一個小時就抽幹了,得緩3個小時,才能繼續澆。”
不遠的坡地上,村民孔繁華、孔繁學兄弟倆正在自家的玉米地前忙著用水泵抽水灌溉。“兩畝多地,澆了兩天一夜,還沒澆完,地太旱。”孔繁華說,他和弟弟家裏共有60多畝地,還養了20多頭牛,“地太旱,澆也澆不過來。都澆成本太高,也澆不起。澆這片地主要是為了保證牲口的飼料。”
“能澆多少算多少吧!”孔繁學說,以前主要靠地裏的收成和養四五十頭豬供養一家人的生活和2個孩子上學的費用。今年地裏收成不好,孔繁學到城裏當起了臨時工。“在浴池做搓澡工,一天收入不到100元錢,還可以。眼前這點災,總會過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