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省區市高校學費上調 中低收入家庭受影響大

編輯:東方女性2014-10-20 11:17娛樂
字體:
瀏覽:81次

  近日,江蘇、貴州、浙江、山東、寧夏等多個省區市陸續發布了普通高校學費上調通知,部分省區平均漲幅甚至達到了50%。那麼,湊不夠學費上大學的學生怎麼辦?

  河南的張小琰(化名)曾經曆過這樣的事。3年前,她考入西北某二本高校,由於家中父母要供養3個子女上學,雖然快開學了,但學費卻依然沒有著落。

  她向學校申請了高校國家助學貸款,銀行每年替她先行向學校支付5000元的學費,這筆錢她須在畢業6年內還清。

  公開資料顯示,高校國家助學貸款是由銀行、教育行政部門與高校共同操作,幫助高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支付在校學習期間所需的學費和住宿費的銀行貸款。這屬於信用貸款,不需辦理貸款擔保或抵押,但須承諾按期還款,並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申請的過程並不輕鬆,張小琰回憶,當時係裏隻有兩個名額,沒有拿到名額的學生也無法申請。

  與在河南某獨立學院就讀的小樂(化名)相比,張小琰無疑是幸運的。小樂告訴筆者,他所在的班級共有31個人,有18人申請國家助學金和國家助學貸款,但是這兩項加起來隻有8個名額,“僧多粥少”。

  相比國家助學貸款,國家助學金是由中央與地方政府共同出資設立的,用於資助家庭經濟困難的全日製普通本專科(含高職、第二學士學位)在校學生的助學金。資助具體標準在每人每年1000元~3000元範圍內確定,分為2至3檔。

  小樂說:“村、鄉、縣三級的證明辦起來很繁瑣也很困難,拿到助學金和貸款已經是開學後很久了,對於繳不起學費的學生來說,已經太遲了。”

  由於學校名額有限,為了覆蓋到更多的學生,老師隻好規定,國家助學金和助學貸款不能同時申請,這對一些家庭貧困的學生來說,隻申請到一項,仍然遠遠不夠。

  就讀於東北某重點高校的孫恒(化名)向記者表示,他當年申請國家助學貸款時係裏麵有20多個名額,基本上每年都會有富餘。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認為,我國宏觀財政上高等教育經費使用需要更加合理,過去是大學多,小學少;現在是重點學校很多,一般院校很少,可能因此造成了不平衡。不過,目前的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就不涉及學校的名額問題。

  為切實保證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順利入學,教育部、國家發改委、財政部規定各全日製普通高等學校必須建立“綠色通道”製度,即對被錄取入學、家庭經濟困難的新生,學校一律先辦理入學手續。入校後,學校再核實其家庭經濟困難情況,采取不同措施給予資助。

  針對新一輪的高校“漲學費”,多個省份也出台了新舉措,幫助可能湊不夠學費的大學生。

  山東省教育廳財務處副處長孫樂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為了配合這次“漲學費”,山東省將增設政府勵誌獎學金,財政每年會安排專項資金5000萬元,用於資助品學兼優的貧困生1萬名。同時還將要求高校每年從事業收入中足額提取5%,專項用於困難學生的資助工作,並足額發放到位。

  寧夏回族自治區教育廳也聲稱,此次調整方案提出後,會對經濟困難學生中的5%~10%特困生進行減免學費。

  江蘇省教育廳副廳長倪道潛則公開承諾,高校一旦調整收費標準後,必須將增收的學費按規定比例,足額、及時提取後全部用於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

  儲朝暉認為,這部分錢是否會補貼到貧困生需要看學校實際的情況,但在學費上漲的基礎上,要切實解決好學校內部的管理和各方麵的製度等問題,盡可能地減少浪費。此外,政府的宏觀投資應該更加公平更加合理,不僅僅投入到少數的學校,更多普通的學校也要適當地投入經費。

  當然,這個問題不能隻靠國家政策的努力,也需要社會力量的關注。

  2013年,李玉玨(化名)考入北京某重點高校,由於祖母身患癌症需要治療,家裏花光了所有的積蓄,連房子都賣掉了。讓他慶幸的是,在當地市政府和企業家協會的牽頭下,一位好心的企業家全額承擔了他四年的學費。

  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2006年發布的《中國貧困高考生調查報告》顯示,當年有6成貧困高考生湊不齊學費,12.7%的貧困生因交不起學費可能放棄大學。這一報告曾引起社會廣泛關注,近年來,社會力量對貧困大學生的幫扶力度也越來越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