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媽上了 通緝令 險丟50萬

編輯:東方女性2014-10-20 11:32娛樂
字體:
瀏覽:59次

  冒充公檢法的詐騙電話已不算稀奇,可騙子竟升級製作假通緝令讓事主信以為真,差點讓趙大媽被騙50萬。所幸她去銀行操作時被櫃台工作人員識破騙局通知警方,經民警勸解趙大媽50餘萬存款免於被騙。

  9月11日上午10時許,家住海澱區紫竹院路的趙大媽接到了自稱是聯通公司的電話,對方先是確認趙大媽身份,告知趙大媽名下在石景山區古城辦理了一個30兆寬帶欠費,然後又轉到石景山公安分局,稱趙大媽名下的銀行卡涉嫌違法犯罪,而且還轉到了檢察院。

  隨後,趙大媽根據騙子提供的假網址登錄“檢察院”的網站,趙大媽真的在網站上看到了自己的“通緝令”,因此趙大媽一下就覺得自己的銀行卡是真的涉嫌犯罪了。

  隨後,騙子還詢問了趙大媽目前持有幾張銀行卡,讓其將卡上的所有現金合並到一張銀行卡上。電話中騙子還囑咐趙大媽在此期間不要接打任何電話,不要與任何人聯係,等待他的下一步指示。趙大媽打完電話後,將家裏的50餘萬存折找出來去銀行轉存彙款。

  正當趙大媽按照騙子所說操作開通網上銀行時,櫃台工作人員發現此異常情況,耐心詢問趙大媽,並通知了萬壽寺派出所。值班民警立即趕到銀行仔細詢問情況後,便告訴趙大媽這是騙子典型的詐騙方式。

  一開始趙大媽還不相信民警,隻說是給孩子買房或自己網上買東西方便才開通網銀的,後經民警耐心地向趙大媽講解了這種電信詐騙的方式後,趙大媽懸著的心才徹底放下來,告知了民警具體情況並放棄彙款。

  警方介紹,這種使用假冒通緝令手法的電信詐騙成為近日騙子們一種新的詐騙手段。詐騙分子首先通過非法渠道獲得受害人的個人信息,再在製作的仿冒檢察院網站上按照受害人提供的信息製作“通緝令”,“通緝令”裏有受害者具體的姓名、身份證等信息。

  再由扮成的檢察院檢察官的騙子稱正對涉案人員進行經濟情況調查,讓事主將錢款轉移到所謂的“安全賬戶”中套取事主的錢款。

  警方提示市民,目前任何公安局、檢察院、法院等國家機關,均未設立“國家安全賬戶”等名目的銀行賬戶。所以當有人打電話要求你將存款轉存到所謂“安全賬戶”以便保全資金的,即可認定是詐騙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