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屢遭惡搞 平台亦須擔責
近年來,一些以《黃河大合唱》為基礎,重新改編後冠以“惡搞版”字樣的視頻,出現在包括公司年會、大學晚會,乃至綜藝節目,並在網絡流傳,引發關注。目前,曲作者冼星海之女冼妮娜,通過網絡公開發聲,對上述惡搞行為表達不滿,已提起訴訟。而更有網友稱連國歌也不能幸免於難。
甚至在2014年4月某衛視的一期節目:參賽選手以《黃河大合唱》為背景音樂,做出一些誇張另類的肢體動作,引得四位評委大笑,並獲得全票通過。以此來吸睛,真是讓人愕然。更讓人尷尬的是,很多網民對此不以為然。隻是笑一笑,無傷大雅。真是如此嗎?
《黃河大合唱》裏是民族之魂,抗戰時期的八路軍在敵後堅持抗戰。這是千萬人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勝利。經典作品不容褻瀆和戲謔的,我們應該尊重曆史,不能數典忘祖。牢記曆史更是要我們珍惜現在的和平。可以對作品有創新,可以展示,但絕對不能超越底線。
另外為何那些惡搞的作品傳播量如此之大,平台也該負起一定的責任。而不能隻是為了點擊率,為了流量。不做審核放任其病毒似的傳播。網絡平台不是法外之地,先前的經典動畫片變成”邪典”,視頻上充斥著暴力,黃色,血腥。加上最近的六神磊磊對周衝洗稿的控訴,為何周衝可以肆無忌憚的洗稿這麼久,這都是平台需要反思的,也需要平台對作品的審核,把關進行再監督。
我們每天都會接觸到互聯網,對於嚴肅作品的保護,平台責無旁貸。隻有端正態度,不忘曆史,對下一代有所示範,這也是對逝者最好的追念。
本文《傳統文化屢遭惡搞 平台亦須擔責》為東方女性網原創寫作,禁止任何網站進行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