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肥胖死的已經超過餓死的

編輯:東方女性2012-04-11 11:50減肥方法
字體:
瀏覽:64次

  我國肥胖人口為9000萬人左右,占總人口的8%,城市人口的17%為肥胖者;北京市的肥胖人口則占市裏總人口的30%多。對此,國際國內醫學界認為,肥胖是非傳染病發病的主要危險因素,是潛在殺手,它會悄悄讓肥胖者出現糖及脂質代謝紊亂、心血管病與脂肪肝病等,直至死亡。軍事醫學科學院研究員楊誌剛具體介紹說,肥胖首先危及人的呼吸。
  眾所周知,當人的體重增加時,肺部就必須輸送更多的氧氣供給人體所需,然而,肺不會因為人的體重增加而相應變大。此外,下腹部肥厚的脂肪也會限製肺的呼吸活動。 其次為危及血壓。血壓高易發生在肥胖者身上,如不及時給予糾正,可能會導致中風、腎與心髒等器官不同程度的損傷。 再次是危及心髒。人的身體越重,心髒的負荷就越大,所以,肥胖者患心髒病的機會比一般人高。當脂肪沉澱於心肌中或心膜下時,會形成脂肪心而使心功能紊亂。 還有危及血管。過多的脂肪堆積於動脈管壁上,會使血管變小,甚至造成血管破裂,進而導致中風或心髒病突發。 另外,肥胖還會危及肝功能。肝髒是人體最重要的器官之一,長期酗酒及患有糖尿病、肥胖者等都會造成脂肪肝,進而引起肝細胞壞死,導致肝硬化。   其他還會危及胰島。糖尿病幾乎都是肥胖者的專利,研究指出,70%-85%的人體重一減輕,病況就會改善。危及骨骼:肥胖者的骨骼無法承受重量,常引起關節腫脹而發炎。危及後代:肥胖的孕婦,容易造成生產困難或延長生產時間,影響胎兒的健康。嚴重過胖者,除懷孕困難外,孕婦及胎兒死亡率也較高。 是什麼原因致人肥胖呢?專家認為,肥胖的原因主要有5個:吃得多、運動太少、精神因素、遺傳因素及內分泌失調。其中貪食與暴飲是肥胖的禍首。據資料顯示,目前商界人士、中年婦女與青少年比較容易肥胖,尤其是青少年肥胖者越來越多,原因就是過量食用油炸食品及高脂肪、高熱量的洋快餐所致。既然醫學科學告訴我們,肥胖是吃出來的,那麼,它也顯示肥胖也可以“吃”下去。具體要求如下:

  1、做到營養平衡。在限製熱能的範圍內,合理安排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進量,保證無機鹽和維生素的供給充足。蛋白質:可吃瘦肉、魚類、蛋類及豆製品。脂肪:不吃肥肉、硬果、油脂,每日脂肪攝入量應嚴格控製在40克以內。碳水化合物:限製穀類和糖的進食。無機鹽和維生素:來源於新鮮蔬菜和水果,大約500克左右。
  2、控製熱能攝入。根據肥胖程度,每日熱量攝入比平時減少500-1000千卡。如果每日減少熱能500千卡,7天即可減輕體重0.5公斤(0.5公斤體脂約含熱能3500千卡)。但成人每日不得低於1200千卡的攝入,否則,人體無法獲得足夠的營養素。
  3、養成良好飲食習慣。
  1)三餐定量。據測算,青年男女一天的進食量大致如下:糧食500克,蛋一個,瘦肉100克,魚150克,豆類200克,蔬菜500克,牛奶200克,植物油25克。
  2)細嚼慢咽。有專家做過試驗,肥胖男子用8-10分鍾吃完的食物,消瘦者用了13-16分鍾才吃完;肥胖女子用了11-13分鍾吃完的食物,消瘦女子卻需要15-18分鍾吃完。限製胖人的進食速度19周後,男子減重4000克,女子減重4500克。
  3)多吃多動。研究資料表明,胖人與瘦子在夜間無甚區別,消耗的熱能大致相等。關鍵是在白天,胖子活動少,身體內部活動趨於緩慢,以致熱能積存轉化為脂肪。
  4)少吃零食、甜食和甜飲料。例如每100克花生、巧克力至少可產生熱能500千卡,相當於吃進主食150克。 另外,在“節食”減肥的過程中,也需要增加運動鍛煉。因為“節食”是為了減少攝入的能量,使肥胖者失去肥胖的“物質基礎”;而“運動”則是為了更快捷、更有效的消耗多餘脂肪。 專家指出,若每日堅持鍛煉20-30分鍾,使熱能消耗達300千卡左右,約1-2周即可使體重減輕500克左右。而鍛煉的方式有打球、跳繩、爬山、跑步、遊泳等,甚至上下樓梯、散步也不失為一種鍛煉。值得提醒的是,有氧代謝運動,應持之以恒,切不可半途而廢。如果鍛煉中途停止,則脂肪細胞體積又會增大,而使體重恢複到運動前水平,甚至反彈至比原來還胖些。 據測定,消耗3500千卡熱能,就可減少體重0.5公斤。如果飲食不增加,每天步行1小時,1個月就能消耗熱能3600千卡,體重就能下降0.5公斤,一年就是6公斤。 綜上所述,隻要肥胖者堅持“節食”與“運動”,肥胖一定能得到有效的遏製,並且還你一個健康、愉快、充滿自信的身體與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