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懷胎,一朝分娩,眼看著就要到預產期了,秦女士想著生完孩子就要坐月子,沒有時間再好好清洗,所以就想提前洗個澡。但是婆婆擔心秦女士一個人在浴室不安全,就隨秦女士一起進浴室幫她搓澡,搓到秦女士的乳房時,婆婆想著等胎兒出生後還要吃母乳,就用力了些。等秦女士剛洗完澡沒幾分鍾,突然出現了宮縮的現象,一家人連忙把她送到了醫院。

  可是接下來的好幾天,秦女士卻絲毫沒有要生產的跡象,醫生檢查後說道,秦女士其實是假宮縮,並不是要生了。可到底是什麼導致秦女士出現了這種情況呢?原來,這正是婆婆擦拭秦女士的乳房過於用力造成的,所以到了孕晚期的時候,最好不要刺激孕婦的乳房,容易出現假宮縮的狀況。

  那麼,除了宮縮,還有那些症狀說明孕媽要生了呢?

  1、胎兒下降感

  孕婦感到上腹部比以往舒適,受壓感消失,進食量增多,呼吸輕鬆,這是胎兒先露部進入骨盤入口,使子宮底下降的緣故。又因胎兒先露部壓迫膀胱,常伴有尿頻症狀。

  2、見紅

  在分娩發動前24-48小時內,因宮頸內口附近的胎膜與該處的子宮壁分離,毛細血管破裂有少量出血,與宮頸管內的粘液相混並經陰道排出,一般為暗紅色或咖啡色,稱為見紅,是分娩即將開始的一個比較可靠的征兆。

  3、早破水

  陰道有大量液體流出,不能控製,或少量持續不斷流水,可能為胎膜破裂。在正常情況下,破水是在宮口開全前後,僅有少數孕婦臨產前破膜,稱為胎膜早破,俗稱“早破水”。有些孕婦在破膜後會很快臨產,也有些孕婦會等待一些時間再臨產。

  宮縮和胎動的區別:

  1、腹脹的範圍不同

  胎動是胎兒在子宮內羊水中運動碰撞子宮壁而使媽媽感受到的感覺,此時腹部局部可能會有發脹或緊繃感,但隻是局部的。若是整個腹部都有腹脹感,而且時有時無,可能會是宮縮。

  2、發生的頻率不同

  胎動出現會比較突然,準媽媽一般不會有不適感。而宮縮是一個緩慢過程,子宮會逐漸變硬,伴有腹脹或者腹痛感。

  3、發生的部位不同

  胎動是間斷的,感到胎動的部位與胎兒在子宮中運動的部位是一致的,會經常變換。因此在子宮的任何部位,在不同時間均可感到胎兒運動而造成的感覺。如果是整個子宮發硬,準媽媽感到腹部發脹、下墜,甚至有時有尿意或便意,那便是子宮收縮。

  4、緩解不適感的方法不同

  當胎動比較厲害時,準媽媽如果找個舒服安靜的地方坐下來,放些輕音樂、哼些小曲,或者跟胎兒說說話、讀讀書,或者輕撫腹部,這樣讓胎兒放鬆下來,胎動不適的感覺都會有緩解。

  而如果是真正分娩時出現的宮縮,無論做什麼宮縮都不會停止,而且會逐漸加強。

  如何緩解宮縮不適:

  當準媽媽離預產期較近,而假性宮縮來得較為劇烈時,可以試試以下方法來進行緩解。

  1、改變準媽媽的活動或姿勢。有時走路能減輕準媽媽的不適,有時休息能緩解假性宮縮。

  2、洗個熱水澡,放鬆身體。

  3、喝幾杯水,因為假性宮縮有時可能是由脫水引起的。

  4、嚐試放鬆練習,或做緩慢的深呼吸。

  如果準媽媽的孕期還不到37周,而宮縮已經變得頻繁有規律,或伴有疼痛,此時可能會出現早產,準媽媽應該馬上去醫院。

  宮縮的注意事項:

  宮縮會給準媽媽帶來一定的疼痛,但此時不能因為痛而慌張,要冷靜下來,分析是否是真正宮縮,並特別注意早產的發生。

  1、如果孕婦還沒到預產期,但在計算宮縮時發現每小時宮縮次數在10次左右,屬於宮縮頻繁,應及時去醫院,在醫生指導下服用一些抑製宮縮的藥物,以預防早產的發生。

  2、宮縮時發生一定要注意休息。如果是正常的宮縮現象,準媽媽不需要太緊張,隻要計算好宮縮頻率,心中有數就可以。

  3、如果宮縮的同時孕婦感覺疼痛,還出現流血、流水的情況,就應考慮到早產的可能了。如果準媽媽懷孕還不滿37周,在1小時之內出現4次或4次以上的宮縮,也應該馬上去醫院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