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腎母細胞瘤的症狀

  兒童患上腎母細胞瘤的時候有哪些症狀表現呢?可能有很多人都是不知道。因為很多人都不了解腎母細胞瘤,甚至很多人都沒聽過腎母細胞瘤。不過沒關係,小編這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小兒腎母細胞瘤的症狀。

  1.腹部腫塊

  80%~90%病例以腹部腫塊就診,大多是在無意中發現,可無症狀,一般係母親替小兒洗澡或穿衣時,或醫務人員因其他原因做全身檢查而發現腹部有包塊存在。腫塊位於腹部一側季肋部,呈橢圓形,表麵光滑平整,質地堅實,無壓痛,邊緣內側和下界清楚,上界被肋緣所遮蔽多不能觸及,雙手腹腰觸診可感到腰部被腫瘤所填。腫瘤比較固定,不能移動。腫塊大小不一,較大的可占全腹的1/3~1/2,較晚期病例腫塊往往超過腹中線,將腹腔內髒推向對側。應該指出,反複捫診壓擠腫瘤,可促使瘤細胞進入血流而發生遠處轉移,因而要特別注意。

  2.疼痛和消化係統症狀

腎母細胞瘤

腎母細胞瘤

  有人報道25%的腎母細胞瘤的第一症狀是腰腿痛。事實上,由於疼痛大多不嚴重,小兒又不善敘述,故多數未被察覺。患兒跌跤、墜落或腹部創傷時可有急腹症症狀。偶爾患兒可有驟然的發作性疼痛,此乃是腫瘤內突然出血,腎包膜過度膨脹或血塊暫時阻塞了輸尿管所致。患兒往往有含糊不清的消化道症狀,如惡心、嘔吐和食欲減退等。

  3.血尿

  兒童患上腎母細胞瘤的時候,有20%的患兒會出現血尿症狀,不過在出現血尿症狀的時候沒有疼痛感,而且量也不是很多,不過有時會伴有血塊。

  兒科醫生見到本症狀時,即使腹部未觸及腫塊,也應做B超、靜脈腎盂造影或CT等檢查,有可能發現腎中央部小的腫瘤。然而在大多數情況下,血尿是一個較晚期的症狀,腫瘤已相當大,浸潤腎盞,進入腎盂。尿液顯微鏡檢查,約1/3的病例含多個紅細胞。

  4.發熱

  腎母細胞瘤患兒可有不同程度的發熱,多為間歇性,高熱(39℃)少見。有人注意到有嘔吐的患兒因發生脫水和有轉移或腫瘤中有壞死的病例,幾乎經常有體溫增高的現象。

  5.高血壓

  伴有輕度或重度高血壓的患兒可能為數不少,但往往由於忽略測量嬰幼兒血壓,故報道者不多。但文獻中也有不少嚴重高血壓的病例,當腫瘤被切除後高血壓即下降,這種現象提示兩個可能性,或者是因為腫瘤壓迫腎動脈而引起血壓升高,或者是因為腫瘤本身產生某種升壓物質。當腫瘤局部或轉移病灶複發時,血壓又重新升高,用放療和化療後病灶消失,血壓也下降,這就進一步說明可能是腫瘤分泌某種升壓物質。腎母細胞瘤患兒血漿的腎素或稱高血壓蛋白原酶含量較正常兒童為高,腫瘤切除後恢複正常。

  6.全身情況

  兒童患腎母細胞瘤的時候,除了可能會出現以上症狀之外,還會出現食欲不振,身體變瘦,麵色蒼白等。更嚴重的時候可能會出現全身情況衰落,但是很少出現咳嗽,咯血的症狀。

  7.腫瘤破裂與轉移症狀

  偶爾腫瘤自發性或損傷後發生破裂,一般先有劇烈疼痛,患兒出現急性貧血,多診斷為肝或脾破裂。腫瘤可能破裂在腹腔內,或者在腹膜後間隙的腰窩內,也有腫瘤僅呈裂縫,包膜下有血腫。腫瘤主要經血流轉移,故向肺轉移最為多見,轉移後鮮有咳嗽、咯血等症狀,故X線肺部檢查至為重要。肝轉移較少見。

  小兒腎母細胞瘤並發症

  1.虹膜缺如

  本瘤伴有非家族性雙側虹膜發育不良或完全缺如者並非少見,約70例中有1例。有時同時有先天性白內障,還可有中樞神經異常,如小頭畸形、頭麵異形、耳郭異常、泌尿係統畸形和智能遲緩等,近年對虹膜缺如合並腎母細胞瘤患兒的細胞遺傳學研究表明,其均有11號染色體短臂移位或部分缺如的現象。

  2.偏身肥大

  一般為左側或右側身體肥大,或僅有下肢肥大。嬰兒期多未被發現,甚至在診斷腫瘤時始被注意到。偏身肥大的發生率在人群中為1∶14300,而在腎母細胞瘤患兒32例中就有1例,以女孩居多。

  3.泌尿生殖係畸形

  發生率為4.5%,如腎重複畸形、馬蹄腎、多囊腎、異位腎等。合並尿道下裂和隱睾者也非罕見。此外,近年來還發現腎母細胞瘤伴外生殖器雌雄難辨的兩性畸形患兒,RaIFer報道10例,其中7例發生在單側腎母細胞瘤,3例雙側腎母細胞瘤。

  4.Beckwith-Wiedemann綜合征

  本綜合征主要有內髒肥大(腎、胰、腎上腺、性腺、肝等)、臍膨出、巨舌和發育巨大或偏身肥大等。患此綜合征者的腎、腎上腺皮質和肝等髒器容易發生惡性腫瘤,Reddy等報道34例Beckwith-Wiedemann綜合征中,3例生長腎母細胞瘤,3例腎上腺皮質癌,肝母細胞瘤和性腺母細胞瘤各1例。

  腎母細胞瘤分期治療方案

  腎母細胞瘤為兒童腎髒最常見的原發性惡性腫瘤,多發生於7歲以下,尤其是1-4歲的小孩危害性:巨大的腹部腫塊的下緣可入盆腔,可出現血尿、腹痛、或腸梗阻,較大腫塊可侵犯腎周脂肪組織或腎靜脈,部分病例可出現肺等器官的轉移手術切除、放療和化療的綜合應用具有較好的療效,無轉移者長期生存率可達百分之90,已有轉移者經綜合治療也有較好的療效。

  結合腫瘤的分期與組織病理學分類,可采用下列具體方案。

  一、外科手術治療

  早期經腹行腎切除術,經腹途徑及應用Chevron切口為切除腎髒的較好方法。腹腔需完全暴露,特別注意患腎、對側腎髒、局部及主動脈旁淋巴結。未受累腎髒需小心觸摸探查及切開腎筋膜觀察有無轉移病灶,若有轉移灶應作病灶切除或部分腎切除。在鬆解原發腫瘤時,應先結紮腎蒂。結紮前腎靜脈需觸摸,排除有無瘤栓。另外,避免在鬆解時造成腫瘤破裂,因許多Wilms瘤的質地軟而脆,手術中發生腫瘤散落使預後變差。腫瘤散落可通過全腹腔治療預防局部腹部複發。一側腎髒、腎筋膜及同側腎上腺以及局部淋巴結整塊切除。

  若腫瘤與鄰近器官粘連,如脾、胰尾或腰肌,可與腫瘤一並切除,又若腫瘤侵犯重要器官如十二指腸、胰腺或腸係膜根部,則隻能做活檢後決定手術範圍。

  二、放射治療

  腎母細胞瘤係放射反應敏感性腫瘤,手術後加放療可改善療效,但術前較少做放療。尤其<2歲的患兒不需做腫瘤前放療,2歲以上的患兒放療有利。Ⅰ期分化良好腫瘤不做術後放療,分化不好者腫瘤術後1~3天開始照射。Ⅱ、Ⅲ期者照射手術區2Gy,Ⅲ期有腹內擴散者全腹照射。如有殘餘腫瘤,局部增加5~10Gy。1歲以內照射10Gy,過量可能影響脊柱發育。一般不主張對1歲以內嬰兒進行放和化療。

腎母細胞瘤

腎母細胞瘤

  三、化學療法

  化療提高腎母細胞瘤生存率有明顯作用。放線菌素D及長春新堿均屬有效藥物。化療可使腫瘤體積縮小,減少肺轉移及提高生存率。最敏感的藥物為長春新堿和放線菌素D,兩藥聯合效果更佳。亦可采用多柔比星(阿黴素)和環磷酰胺。放線菌素D15μg/(kg·d),共5天,較理想的劑量可為每3周1.2mg/m2。第6周和3個月重複。此後每3個月重複至第15個月。有惡心、嘔吐、腹瀉、口腔炎、脫發、骨髓抑製等副作用。

  總之,化療的應用已改變了腎母細胞瘤的生存率。在普遍應用化療前,患者生存率在25%~40%。目前手術結合化療的治愈率為86%。以及80%Wilms瘤可通過手術、放療及化療治愈。

  四、轉移灶治療

  肺轉移局部照射12Gy,肝轉移30Gy,照射3~4周,同時需三藥聯合化療。雙側腎胚胎瘤,可同時或先後發病,一般不主張雙腎切除後行腎移植,因其預後不比腫瘤單純切除配合放、化療效果好。

  通過小編講解的腎母細胞瘤,相信很多人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了,相關的知識我們也介紹了很多,關注我們網站你可以找到生活中遇到的所有問題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