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案例:在班級裏有這麼一個孩子,不管讓他做什麼,聽到的答案永遠都是“我不懂”“我不會”。我提問他,他搖頭,臉上甚至還帶有一絲不耐煩的意味。教其他孩子一起學習疊被子、係鞋帶,他懵懂,不知從何下手,甚至都不看我是怎麼弄的,就把頭扭向一邊,發呆。在課堂上,我讓大家一起牽手玩遊戲,他還是不願參與。

  我請大家來說下假期都發生了什麼有趣之事,分享一下,他依舊如此。後來,經了解後才知道,他在家中全都依賴著父母,父母老來得子,什麼都不舍得他去做,也覺得他生來就是該享受的,所有事隻要父母代勞即可,反正他鬧騰一下,父母就會奉上無數好吃好玩給他,還會讓他主動提要求,無論什麼,都能得到。

孩子總說“我不會”,父母該怎麼引導教育

  這一案例,讓我們看到家長過度溺愛,事事都幫孩子處理好了,顯然不利於孩子健康成長。老來得子,或許是要寵著些,可寵愛無限度,那待父母老去了,孩子又該怎麼辦?家務不會、能力不足,除了會開口說“我要什麼”“我不會什麼”,還有什麼能力能在這殘酷的社會上立足?家長理應改變這種教育方式,不要將孩子“圈禁”在自以為溫暖的區域內,放手並鼓勵孩子去學習一些新事物,適時引導孩子主動參與家務活。

  02

  案例:孩子跌倒了總是習慣地哭鬧,家長見不得孩子如此,急忙將孩子抱起,哄著他,還作勢要去揍那個害孩子摔倒的物品,嘴裏也不時念叨著“寶寶沒事,不哭啊,都是它的錯,媽媽在揍它,給你報仇了......”

孩子總說“我不會”,父母該怎麼引導教育

  這一“複仇式”的教育,讓孩子明白了,在受傷時應采取責怪或報複別人的方式。細思一下,若“肇事者”是人的話,難不成也要當麵揍罵人家?處理這事的準確方法應該是:家長先安撫孩子情緒,鼓勵孩子自行站立起來,然後引導孩子準確對待自個的行為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