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諧的音樂,和諧的場景,和諧的詩歌、散文,似乎人生來有一種追求秩序和和諧的內在傾向,而且這種傾向越來越強烈,也越來越被需要,以至於最終我們希望自己無論遇到什麼事都能待人和氣,希望到處充滿和諧。然而即使我們大唱和諧之讚歌,即使我們嚐試營造出一種一派祥和的場景氛圍,我們都無法避免不正視不和諧相對於和諧不可動搖的位置:即對我們自身以及對我們的生活所帶來的種種好處。

  西方哲學可以考究的曆史始於公元前六百年,在它的發展期間始終存在著兩種不同的張力,而就是這兩種完全不同的張力即或者加強或者減弱社會束縛的彼此交織的力量促進了人們提出了大膽的假設和實驗,並且不僅發展了哲學本身,還成為自然科學的起點。

  就像完全的社會束縛會讓人成為權力的犧牲品一樣,完全的和諧也會讓人們成為他人思想的反複咀嚼者和複述者,成為那些隱性的權威的盲從者。當然,這並不是鼓勵我們故意為了不和諧而打破和諧,而是說我們應當有質疑和諧和選擇不和諧的獨立思考的係統以及勇氣和膽量。

  很多人為了獲得他人的好感或者維持彼此之間的關係會選擇一味的附和和順從對方的意願,總是以一個老好人角色不斷的忍讓,這樣的忍讓事實上是對真實自我的情感和情緒的隱藏和壓抑。當然,這可能維持表麵的和諧或者彼此之間的脆弱的聯結。但是曆史事實證明,那些有著相反舉動的人可能會獲得同樣甚至更高的尊重和禮遇。一位君王終於攻下一座城池之後,決定大赦城裏的婦女和孩子,允許她們帶走自己能夠帶來的任何物品,這些勇敢的婦女為了解救自己的家人,雖然身體瘦弱但是個個背起自己的男性家屬。這樣的場麵感動了這位殘暴的君王,這些婦女的勇敢和仁慈深深的觸動了他,最終全城獲得大赦。曆史上名留青史的也往往是那些不懂得順從並且勇於打破假象的和諧之聲的勇士,比如我國一些偉大的詩人,屈原,杜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