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經濟網資料,MD83型方案於1983年1月31日公布,1984年12月17日首次試飛,1985年獲美國聯邦航空局型號合格證,1985年11月14日,MD83曾進行一次最長的連續飛行,用7小時26分鍾從蒙特利爾到赫爾辛基飛行6308公裏。1986年初交付使用。1997年,麥道與波音合並,“麥道”成為曆史。

事實+
曆史上的空難頻發季
梳理過去的空難報道發現,空難頻發季並不鮮見。2005年8月2日到9月5日,全球各地陸續發生6起嚴重空難事件,500多人罹難。2008年8月僅一個月內就有5次空難。2009年6月,法國航空公司和也門接連發生空難,7月,伊朗再次發生重大空難事故,機上153名乘客和15名機組成員全部遇難。同樣,在2010年,僅十月就發生了至少三次墜機。盡管每一起空難都有不同情況,但都有共同的原因——在安全問題上防範不夠、預計不足。

有分析指出,近年全球重大空難頻繁,其中六七八月是高發期。究其原因,一是國際油價波動,導致各航空公司都在加大飛行任務以圖最大的利潤,從而使得地麵航護人員和機組成員高強度運作,安全性降低。二是全球休假大潮,航空公司最大程度地加大運輸力度,在不同程度上也以犧牲安全為代價。三是這幾個月份也恰好是雷雨季節,氣候較為惡劣。
北京航空法學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張起淮解釋說,今年事故的高發是偶然性的,但民航發展和乘客人數增加,以及飛機逐漸進入老舊期等因素,都可能成為航空事故的誘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