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認為正是優越的生活條件讓這些星二代迷失了方向,這其實也是個偽命題。生活條件優越的家庭多了去了,出類拔萃的多得是,墮落的隻是少數。不可否認,星二代比普通人有更優越的生活條件、更便捷的成長路徑,他們不用奮鬥也一樣錦衣玉食。東西來得太容易,就學不會珍惜,這會讓他們麵對挫折時少一些對困難的準備,但並不必然帶來墮落。

  財富本身並沒有錯,拿這個指責別人更是蠻橫無理。隻要財富的來源是合法的,張國立不需要為他的財富有負罪感,張默也同樣不需要。

  張默如果吸毒,張國立比我們要痛心,他是父親,眼見自己的孩子擺脫不了毒品的誘惑,他的內心一樣很急。哪怕我們懷疑一個父親的教育方法,也沒理由懷疑一個父親的責任心。

  這本來是個簡單的問題,可一旦牽扯到名人,就變味了。

  罵張默吸毒,不夠過癮,鹹魚一條,三棍子下去打不出聲響來,罵張國立就不一樣了。這是一個有巨大炒作空間的人物。對一些人而言,從這樣的人身上尋找快感,比痛打落水狗要有趣得多,也更容易引來眼球。這不是想幫助一個問題少年,而是找茬、炒作。其結果是壓力都老子背走了,兒子反而輕鬆了。黑鍋由老爸背了,他會不會心生一種破罐子破摔的惰性,他還怎麼能成長、怎麼學會擔當?

張默吸毒再被抓 為何老子張國立卻挨罵,下一頁更精彩

  我們不反對反思,但反對扒糞,不反對善意提醒,但反對上綱上線。那隻是一種語言暴力,除了借別人的事宣泄一下自己的負麵情緒,表達一下不滿以外,沒有多少可取之處。

  罪始於張默,也該歸於張默。質疑對張國立的質疑並不意味著張國立的教育就是無懈可擊的。做一個好父親是張國立的責任,但做一個好公民好兒子就是張默的責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