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表示,由於事發地四周圍比較空曠,在雷電交加的天氣下,路上的行人無疑成為了雷電唯一的選擇,傷者的雨傘可能撐得較高,絕緣性又不是很好,於是,雨傘也許成為了“避雷針”。據了解,就在事發時,距離該傷者不遠處,還有一群綠化工。不過,這群綠化工因為在麵包車內躲雨逃過一劫,而該男子由於撐傘走在大馬路上,而遭此厄運。

在采訪中,報警的保安隊隊長告訴記者,當時他們開著車去查看情況的時候,外麵依然在電閃雷鳴,但他們由於在車裏,所以毫發無傷。對此,專家解釋,汽車外殼為金屬,可以將電流導入地下,下雨天躲進車裏,無疑也是一大妙招。專家提醒,被閃電擊中的幾率不大,但被閃電擊中99%會當場死亡。所以,雷電天氣盡量待在室內,如果實在沒有辦法,也不要走在非常空曠的路麵,更不要在樹下、電線杆下躲雨。

據蘇州市防雷中心數據統計,7月27日當天,蘇州市區雷閃總數超過4640次,最大負電流能達到200多千安培,在全年當中算比較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