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從來不是天生的弱者,隻是她們大多習慣陪伴,善於分享,所以無論任何一種文化在女性群體中的傳播模式都不是單獨的點對點,而是點對線,甚至點對麵的大範圍傳播。同樣,女性觀眾的觀影群體一般是“一拖一”、“一拖二”甚至“一拖全家”的模式。情侶、閨蜜、朋友以及家庭觀影是女性觀眾的觀影基本模式,而在這個模式下,女性觀眾對於影片的選擇,通常占有絕對的話語權。
女性電影:女人獻給女人的禮物
以《阮玲玉》為首的一批國產女性電影,作為中國當代女權主義的一麵旗幟,在經曆過20世紀90年代商業大潮衝擊下初探不得要領,而成功地抹去女性導演性別特征。曾經“美女編劇”“美女導演”甚至成為影片賣點被放置在“被看”的位置,滿足的依然是男權主義的窺欲。新一代的中國女性導演對女性角色的建置展開了另辟蹊徑的新一輪探索。
廖一梅編劇、薛曉璐編劇導演的《北京遇上西雅圖》,拜金女逆襲後完善自我獲得真愛的文佳佳等等女性角色,以女性經驗關照女性角色。由曾翠珊執導的《香氣》,職場女強人最終被溫情融化,以純女性視角審視整個故事的情感脈絡,在自我陳述的困境與對抗中擺脫了男權主義的“被看”。這些女性視角的影片最終對女性電影的涵義做出三個維度的新內涵,即“女性電影應該是女性寫女性,即女性編劇、女性導演創作的,以女性為主角,站在女性的視點詮釋有關女性主題的電影”,也為編劇創作女性電影中的女性角色指明了清晰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