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總愛用“最怕一生無所作為,還安慰自己平凡最為可貴”,可平凡就不好嗎?多少人奮鬥到最後,得到的也不過是平凡二字。
人生的常態本不就是“平凡”嗎?
上個月,我和許久未見的大學同學會麵了,比起在學校那麼青春洋溢的她,整個人是真的憔悴不少,她見我如此眼神,隨即笑出聲,自我調侃了一下,問我是否覺得她現在特別的“老醜”,未等我回答,她自個又在那笑了起來,說沒辦法,畢竟社會過於殘酷,都將她折磨得不成樣了。
她跟我說,已在兩月前辭掉工作,回老家幫襯家裏了。聽她如此說,我有些驚訝了,我們一直未曾斷了聯係,從和她日常交談中,我知道她是工作狂,加班熬夜,三餐吃得不規律那都是常事,就隻為了做出好演技,看能否升職加下薪。她解釋道,就是因為心有不甘,不想讓輸給同事,所以沒日沒夜地拚鬥,結果現在總算是將自己的身子給搞掉了。
在決定辭職的那一刻,她忽然覺得一直壓在自個肩膀上的那根擔子終於能放下了。跟家修養的那階段,見了好多淳樸的麵孔,美好的小事物,才驚覺自己以往真的錯過了太多,並非每個人的人生都是要成功不可的。
一個人的一生,是該奮鬥拚搏,尋求突破的,但這也不是人生的全部。
待我們年華老去的時候,或許也會發現那個在小巷口嚷嚷著孫子回家吃飯,那個拿著報紙坐在自家門口搖椅上的老大爺,或許也曾是某個大公司裏的響當當人物。
平凡也是一種難能可貴,我們一出生便被賦予各種各樣的角色,或平凡,或特殊,我們所能做的就是學會接受,用更為從容的態度去將自己的價值發揮出來就好。能夠學著坦然接受一切或好或壞的事情的降臨,那便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