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少華是一位演藝精湛的老一輩藝術家,她老人家在熒幕上塑造了許許多多的經典角色於2021年3月23日在北京逝世,享年75歲。而這位老一輩藝術精諶的表演藝術和飾演憨厚的老太太形象深入那個年代的人的記憶之中卻很少年輕人知道。

  看到網上說晚年在醫院裏治病沒人陪,經常是她自己一個人去醫院看病,很少見到她的親人,張少華兒子和女兒為什麼不管她?

  看到了張少華老師去世的新聞,不禁讓我想到了中國的一句古話,“養兒防老”,但是現在養兒防老真的有用嗎?如果張少華老師掙的錢不給兒子都在自己身邊留著,她的晚年還會那麼淒涼嗎?以前是家裏裏有糧心裏不慌,現在是兜裏有錢心裏不慌。

  像張少華老師這樣的晚年淒慘的老人還有很多,特別是在農村,我在農村駐村扶貧了五年,看到了太多這樣的事情,很多的老人晚年都是住在一個小破房子裏,兒子們都是住在特別好的樓房裏,並且老人和兒子共同居住的很少,可以說是基本上沒有。

  在中國人的思想觀念裏,一直有養兒防老這個概念,甚至是老人一輩子攢的錢都拿去給兒子賣房賣車,提高兒子的生活質量,但是當老人真正老了之後,沒有自己的收入或者是生活不能自理的情況下,又有多少兒子兒媳婦會回來照顧老人和老人共同居住的。

  這也是現在老人生活的一個現實情況,真正能和兒子在一起居住,並且兒子兒媳婦特別孝順,照顧老人的不多,父母總是把最好的都留給孩子,但是有幾個孩子最後能夠用心的回報父母的,像有的老人,子女多的有女兒多,最後還會照顧老人,像有的老人隻有一個兒子和兩個兒子,沒有女兒的,晚年生活主要就是看兒媳婦了,如果老人有積蓄或者是有很高的退休金的話,晚年一般還都會好一點,但是如果老人不留錢,把錢全部都給了兒子,那就要看孩子是否孝順了。

  像張少華老師這樣多年來拍電視劇拍電影應該也不少賺錢,可以說是比我們普通人要賺的多得多,但是他為什麼會玩點淒涼的,就是因為他把他掙的錢全部都給了兒子,自己沒有留積蓄,所以他的晚景略顯淒涼,這也是很多父母很多老人的通病,在現實生活中有很多老人早年掙了很多錢沒有全部給兒子,自己留了很大一部分或者是養老金特別的多,兒子女兒們會爭相為你養老,這也是現實情況,因為老人的錢多,誰和老人在一起肯定能多沾點光,說白了晚年過得好不好,還是看你錢多不多,實在不行住養老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