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寒的人有什麼症狀
輕度體寒症狀
1.對低溫特別敏感,在相同的溫度下,更容易感覺到冷,所以,很手腳冰涼;
2.比起其他人,更容易感冒,而且感冒之後,恢複期很長;
3.臉色暗淡,血色不好,不是白色蒼白,就是非常萎黃;
4.失眠時有發生,睡眠質量不高,淺眠或早醒等;
5.很容易感到疲勞,氣短無力;
6.在來例假的時候,會有明顯的痛經現象,而且還會伴有小腹墜脹感。
符合3條,以及3條以上,則為輕度體寒
中度體寒症狀
1.口腔容易發炎,特別容易長口瘡;
2.血液循環很差,除了易手腳冰涼外,還會因為四肢末梢血液循環差,很容易腳後跟易幹裂;
3.皮膚容易幹燥,甚至開裂;
4.便秘時有發生,經常會覺得肚子很脹;
5.月經不調,遇到天氣冷的時候或是著涼後,還會出現經期推遲或是經血減少現象。
符合3條,以及3條以上,則是中度體寒的症狀
重度體寒症狀
1.經常會有胃脹氣現象,吃一點東西就覺得很脹;
2.睡覺一整個晚上,一直到醒來都是手腳冰涼;
3.經常在早上起來的時候,會感到很疲倦,頭暈或是眼腫,仍然覺得很累;
4.下半身水腫現象很嚴重,尤其到了下午時,會更加明顯;
5.總是覺得很累,打不起精神,而且手腳有發酸的感覺;
6.易尿頻,且尿液排得的不是很順暢;
7.受孕率低,由於體寒的人子宮寒氣也會比較重,除了易痛經外,甚至還會影響受孕率。
符合3條,以及3條以上,是重度體寒的表現。
體寒是什麼原因
1.暴飲暴食:吃太多會讓血液過多集中在胃腸道裏,分配到肌肉的血液則會減少,慢慢就會形成寒性體質,而不吃,身體得不到熱量,也會慢慢導致體寒。
2.愛吃生冷食物:經常吃寒食的食物,以及一些低溫食物,很容易造成體寒。
3.過分限製鹽分:成人每天攝入鹽分不宜超過6克,過分的限製鹽分也會導致體寒。
4.貪戀空調房:夏季高溫,更容易加重體寒症狀,因為天氣越熱越愛在空調房內,長時間逗留,寒氣入侵,形成寒性體質。
5.運動嚴重不足:平時極其缺少運動,血液循環的速度會慢慢下降,血液不愛流動了,體寒自然發生了,尤其在辦公室內的白領要小心防寒。
6.吃藥太多:有很多藥物都是可以造成體寒的,尤其是女性在偏頭痛及痛經時,吃得解熱鎮痛類的藥物,更容易容易造成體寒。
7.經量太多:來例假出血不多,血液中鐵流失嚴重,紅細胞無法正常工作,氧氣和營養不能及時運輸,降低血液循環速度,並令新陳代謝變差,體溫自然降低。
8.壓力過大:精神壓力大,會刺激腎上腺素分泌,令血管收縮,血液循環受阻,從而令體溫降低。
9.動脈硬化:隨著年齡的增長,動脈會慢慢變硬,且慢慢狹窄,血液滯留不前,就會形成動脈硬化,進而阻礙正常血液循環,引起體寒,甚至還可能會導致腦中風。
體寒的症狀怎麼調理
改善洗澡方式
與熱水接觸的時間過短,還沒有等到身體好好溫熱就已經結束,是無法暢通血液流通,並提高體溫的,特別是在夏季長時間吹空調後,體內或多或少會有寒氣留滯,如果還匆匆洗澡,甚至洗冷水澡,特別容易導致體寒。洗澡時最好能悠閑地泡一泡,好好溫熱身體,可有效防治體寒。
經常用熱水泡腳
如果覺得經常泡澡會比較麻煩,不妨用熱水泡腳來代替,同樣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提高新陳代謝,讓身體變得溫熱起來,泡腳時建議使用木桶,每次泡腳約20分鍾,至身體以微微出汗即可,時間太長,易導致虛脫。
正確的飲食
中醫認為,鹽分有溫熱身體的作用,適量的攝入鹽分可以改善血液循環,當然,過多而會起到不良作用;另外,少吃生冷的食物,適量喝溫水,有技巧的吃陰性食物,最好是經過溫熱加工後,將陰性轉為陽氣後再吃,如梨、蘆柑、青菜、豆腐等。
吃些可以暖身的食物
含鐵食物:如動物肝髒,動物血,牛羊肉,蝦,蛋黃等等,有意識的攝入高鐵食物,可有效提高抗寒能力,改善體質。
含碘食物:如海帶、紫菜、海鹽、大白菜、菠菜、玉米等,可以促進甲狀腺激素分泌,改善怕寒情況。
辛辣食物:體寒的朋友,可以適量吃些辛辣食物,有利於提高新陳代謝,比如生薑,胡椒,蒜等。
根莖類蔬菜:如藕、胡蘿卜、百合等,含有大量的無機鹽,而研究發現,怕冷與缺乏機鹽缺乏有關。
推薦食譜
核桃紅棗豆漿:適量黃豆、糯米、核桃仁、紅棗。放到豆漿機中打碎,可每天飲用,健脾暖肝、補益脾胃,益氣活血,有效調理體寒。
當歸雞湯:黨參25克,當歸頭25克,陳皮少許,紅棗4枚,瘦肉或羊肉250克。處理好食材一起放到砂鍋內煲湯。補血養血,通氣健脾,補中益氣,對改善體寒有非常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