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逆風》票房 鄧紫棋出道紀錄片票房慘淡

編輯:東方女性2017-01-13 10:42華語電影資訊
字體:
瀏覽:71次

  《一路逆風》票房,時光就像開了一場錯位的玩笑,這邊廂正在上映的鄧紫棋回顧出道紀錄片《一路逆風》裏,她還在叨叨與林宥嘉分手的過往,那邊廂林宥嘉已經跟女友登記結婚了。《一路逆風》是鄧紫棋回顧自己25年成長經曆的紀錄片,這是她首次觸電大銀幕,邀請到了拍攝碧昂斯、蕾哈娜、水果姐等歐美一線歌手音樂紀錄片的導演Nick Wickham來操刀。那麼,鄧紫棋在25歲的年紀,以從香港紅到內地樂壇的闖蕩經曆,想通過一部自身成長紀錄片說些什麼呢?這樣一部以粉絲為目標觀眾的電影,市場對其接納程度又如何呢?

  一、電影票房怎麼樣?

  鄧紫棋期待票房過億 上映4天票房僅240萬

  鄧紫棋在《一路逆風》的首映禮上,被問到對這部電影的票房有什麼預估時,做了一番數學猜想——中國有13億人,假設有100分之一的人來看這部電影,就是有1300萬人次的觀影人群,以每張電影票30元來計算,票房也是能過億的。鄧紫棋說,這是她天真浪漫的希望。實際上,從上映3天的票房表現來看,這真的也隻能是無法實現的希望了。截止1月9日淩晨1點,《一路逆風》的票房約240萬,豆瓣評分4.3。以每張電影票30元來計算,大約有8萬人去看了這部電影,這個觀影人次是鄧紫棋約2200萬微博粉絲量的0.36%。

  歌手跨界粉絲並不全買賬 五月天試水票房也不理想

  很顯然,這是一部以鄧紫棋為IP的粉絲電影,瞄準的是鄧紫棋的粉絲。但明星效應並不能與電影賣座與否劃上等號。華語樂壇,五月天曾試水過演唱會電影,但比起他們數萬演唱會門票一天訂完的票房奇跡,五月天推出的兩部演唱會電影《五月天追夢3DNA》和《5月天諾亞方舟》票房都在2000萬左右徘徊。當然,這種類型的電影也有成功案例,多是歐美樂壇的一線當紅歌手。比如,麥莉·塞勒斯成本僅500萬美元的演唱會電影,在北美拿到了6528萬美元的票房,賈斯汀·比伯的《Never Say Never》票房達到7221萬美元,邁克爾·傑克遜逝世後上映的演唱會電影《就是這樣》,全球票房達到2.61億美元。演唱會電影的收入超過了演唱會的收入,成為有號召力的一線歌手新的吸金方式。

《一路逆風》票房

  粉絲電影走到了拐點 流量明星的泡沫碎了

  以中國電影市場發展的趨勢來看,剛剛過去的2016年,觀眾對於粉絲電影的容忍度到了臨界點。泡沫破滅的拐點,最突出的例子就是郭敬明導演的《爵跡》。此前郭敬明憑借《小時代》係列三部曲,一共斬獲20億票房,但2016年國慶檔上映的《爵跡》,即使有了範冰冰、吳亦凡、楊冪、王源等自帶流量的一線明星,票房不到4億,差評多到郭敬明崩潰表示:是不是隻有我死了,才不會被罵。曾風光一時的綜藝大電影,《爸爸去哪兒》與《奔跑吧兄弟》都曾賺得盆滿缽滿,但同樣以爆款綜藝為藍本的《極限挑戰》大電影,在2016年初上映時,票房止步1.2億。以明星為噱頭的電影,票房急轉直下,《奔愛》、《那件瘋狂的小事叫愛情》、《致青春·原來你還在這裏》等粉絲電影票房和口碑都未如預期,慘淡收場。

  二、故事講得怎麼樣?

  25歲就拍紀錄片,鄧紫棋急著澄清身上爭議

  票房不行,那麼《一路逆風》的故事說得如何?這是一部看起來不那麼難熬,但實在也沒什麼必要上院線的電影,就像綜藝適合在電視上看個樂嗬,鄧紫棋的這部演唱會穿插訪談的紀錄片更適合的地方也不是電影院。以資曆來看,鄧紫棋出道10年,所能說道的個人經曆與創作體驗也實在有限,比之資曆更深的前輩也還沒有輕易給自己著書立說,以25歲的年紀回頭看太早了。況且說到逆風,在她這個年紀,當紅的一線明星,比之爭議更大者,更是泛泛。一個25歲的新晉爆紅女歌手,有什麼值得拍成紀錄片的經曆呢?無非是身上的爭議,而由於這部電影拍完一年半才找到發行商接盤,連那些爭議也老舊到泛不起什麼水花。娛樂圈是一個你在說上個月的八卦,觀眾都已經覺得像上個世紀的事了,更何況,鄧紫棋說的還是兩年前的事。

  幹貨一:澄清耍大牌,還原退出《我是歌手》巔峰會始末

  簡單來說,《一路逆風》的幹貨就兩個部分,一是還原鄧紫棋退出《我是歌手》巔峰會的幕後始末,二是聊與林宥嘉分手感悟。事件一,片方采訪到了當時把鄧紫棋退出巔峰會這一事件擺上台麵的《我是歌手》總導演洪濤,這一段的中心思想就是澄清,片中的說法是當時鄧紫棋並沒有耍大牌,是湖南衛視臨時變卦,還先發製人發了一條你不換歌,我們換人的微博。鄧紫棋自己總結:我是一個路人,看到各種有的沒的,也會覺得,是不是你真的該打。如果連我自己都會有這種感覺的話,其實你就能相信,為什麼我偶爾還是想要放棄。但事情已經過去兩年,吃瓜群眾都提不起熱情去聽這份解釋了。

還原退出《我是歌手》巔峰會始末

  幹貨二:再談林宥嘉,分享分手感悟

  比起對耍大牌爭議的解釋,更不合時宜的是,鄧紫棋在片中沒有避諱的,談到了她與林宥嘉的感情,雖然這是一年半之前的紀錄片,但陰差陽錯的是電影上映之時,林宥嘉已經求婚成功並登記了。在這個時間節點上,再聽鄧紫棋提兩人分手,是因為異地戀,是因為電話裏解釋不清誤會,鄧紫棋本人是相信愛情是童話的純真女孩,都顯得不太合時宜了。過去的,都已經過去了。當然,紀錄片裏也有一些溫馨的,可圈可點的部分,粉絲看了會喜歡。比如,片方跟隨鄧紫棋來到她外公的現居地上海,回顧了鄧紫棋音樂上的啟蒙老師——外婆,這裏溫馨的家庭互動,自然流露的親情羈絆還是有打動人心的小細節。但這樣的部分,在整部紀錄片裏的比重太小了,撇開澄清退出《我是歌手》幕後,以及與林宥嘉分手心情,這部電影剩下的大多都是鄧紫棋唱歌的片段了,而買張電影票來看鄧紫棋過往唱歌片段集錦,這怎麼都有點說不過去。回看2016年的爆款電影,《湄公河行動》、《驢得水》、《寒戰2》等電影都是慢工出細活,好好講故事的典型,最終上演票房逆市反超,以口碑帶動人氣。明星當然是吸引觀眾眼球的最直接方式,就像範冰冰之於《我不是潘金蓮》,但好電影的核心競爭力永遠是內容,是一個過硬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