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驢得水》影評 關於正義的黑色幽默
《驢得水》影評,溢美之詞就不說了,那麼年輕的兩位導演,從話劇舞台到電影大銀幕的轉換,影像語言卻也不失精細,這首先在基本功上就令人高看一眼。也難怪,攝影指導是林良忠老師,本來就是大導演李安成名三部曲的攝影師,這在視覺基礎上就保障了《驢得水》電影的質量。
不過還是能從電影中看出幾分話劇的痕跡,也不是壞事,這要辯證的看,運用得當的話,就是電影獨特的風味——國產版《十二公民》也是話劇,而且基本是室內話劇的套路,我看起來就覺得很過癮;《驢得水》的空間展現比《十二公民》要大,在特定的局限空間裏,鏡頭調度很得當,充滿了戲劇張力。
前半部分幾乎是中國版的《欽差大臣》,當然時代背景是民國——幾位有誌於教育的青年,必須處心積慮的應付斯時腐敗的中央政府所派來的檢視官員,假作真時真亦假,周旋於官僚眼前,玩弄其於股掌之間,可說是全程高能,時時處在陰謀被揭發的千鈞一發之際,借用美式編劇的術語,這叫大肌肉運動,而那個眾人共同掩飾的陰謀,就像是希區柯克的定時炸彈般令觀眾屏息。
幾個角色棱角分明,有血有肉,沒看過話劇,估計在話劇舞台上,那麼一亮相,隨便開口說幾句台詞,就能在觀眾腦海裏刻一道深刻的印痕。其實電影也必須在2個小時左右的單位時間內講好故事,塑造出人物,但現在不少影片特別是國產影片流於表麵,缺少對人物短小精悍的出神刻畫,就此而言,《驢得水》從話劇反哺電影,擇兩者精華而雜取之,倒頗有借鑒意義。
幾個角色蘿卜青菜,我個人最喜歡任素汐塑造的那個女子,不管是在影片中那個年代,還是擱到今天來看,這女子都是敢愛敢恨的女中丈夫——當然這個成語現在很容易被女性主義者批評為政治不正確,但《驢得水》中的任素汐,正是用一種丈夫般的爽朗、聰慧和幽默感(我甚至覺得聰慧到有幽默感的女子是讓男性害怕的),令習慣了套路的觀眾們瞬間有點愕然。
作為開心麻花出品的第二部電影,《驢得水》沒有完全承襲《夏洛特煩惱》式的搞笑風格,而是在喜劇中流露出幾分苦澀的反思,甚至不乏黑色的無奈——所謂黑色幽默,看來《驢得水》是有一些的。
《欽差大臣》式的諷刺喜劇隨著任素汐扮演的女性角色的命運轉換戛然而止,後麵的戲份開始讓人有一種哭笑不得、無可奈何的感覺。最終的落腳點,甚至都很難說是一部純粹的喜劇——說是笑中帶淚吧,也不確切,而是從荒誕嬉鬧劇不留痕跡的轉圜成無常的情感糾葛和命運慨歎。
《驢得水》的表層故事有著樸素的善惡價值觀,一群好人因為好心想辦好事,最後卻滑向不可收拾的結局。一方麵,萬惡的舊社會注定了青年們的教育理想無從實踐;另一方麵,如果用了惡的手段希冀獲得善的正義結果,是不是也要承擔意想不到的惡的發酵呢?
在古色蒼然的蘇格拉底對話錄中,我們能聽到這位先哲對於善和正義的拷問,何為正義?蘇格拉底跟尤息德謨斯就討論過這個問題,而且圍繞的核心點就是——說謊是不是正義?
《驢得水》裏麵的好人們也說謊了,他們為了正義,為了救人,甚至也害了人——還害了己。
不是說《驢得水》深刻成了蘇格拉底,而是覺得,年輕的主創們結結實實的對著正義黑了一默。(來源:Mtime時光網 ID:圖賓根木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