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獸世界》中國票房超12億 北美卻遭遇票房慘敗

編輯:東方女性2016-07-05 11:45歐美電影資訊
字體:
瀏覽:200次

  但是拋開情懷和粉絲光環來看,《魔獸世界》並沒有達到它所號稱的遊改電影翻身之作的高度。全球來看,它也並沒有打破遊改電影的魔咒。雖然在中國不斷創造紀錄,但是更像是一種偶然且催化的成功,從某種意義來說,是透支了續集乃至同類型遊戲產品的市場。

  至於《魔獸》之後,遊戲IP電影化成為大熱門,但是現實很殘酷,《魔獸》其實是一個很難複製的成功案例。

魔獸票房超12億

  美國評論票房雙挫折

  在中國創造記錄的同時,《魔獸》在北美卻遭遇了票房慘敗,和惡評如潮的命運。

  在《魔獸》上映之前,歐美的影評人基本上就給娛樂一邊倒的差評,幾大重要雜誌報紙給與了“經典的失敗電影”、“華麗的虛飾”、“死氣沉沉”等評價。

  雖然《魔獸》在北美影院拍片率並算不太高,但是3400家影院上映四天僅有2837萬美元(貓眼數據),票房不到《招魂2》的二分之一,開局表現並不好。

  在歐美主要的三大電影評分網站上,《魔獸》的IMDb評分為7.7/10,另一家網站Metacritic上影評人的打分隻有32/100,“爛番茄”(Rotten Tomatoes)上,《魔獸》隻拿到了4.1分的平均得分,而“新鮮度”僅有27%,是暑期檔大片中評價最低的一部。

  正式上映之後,除了影評人的評價之外,在社交網絡上,《魔獸》的口碑也遭遇了滑鐵盧。例如覺得浪費了《魔獸》IP,根本沒有好好講故事,麵無表情看完等惡評也開始發酵。

魔獸票房

  在差評和遊改電影題材的影響下,《魔獸》票房的走勢十分堪憂,歐美媒體預測《魔獸》在北美的最終票房很可能隻有7000萬美元左右。但是四天的票房來看,7000萬也許都岌岌可危。也許box office Mojo預計的4500美元才是最後的結果。

  如果沒有中國市場,恐怕《魔獸》將完全被歸到遊戲影視化的失敗案例裏。約1.6億美金製作成本,加上營銷費用約2.5億美金的總成本,能讓製作單位賠的褲子都沒了。

  遊改電影魔咒

  遊戲IP電影化,在1993年就開始了。《超級瑪麗》被改編成的電影《超級馬裏奧兄弟》是第一部遊改電影。但是一開局就慘敗告終,上映3周後僅收獲2100萬美元的票房,不及4800萬美元投資成本的一半,IMDb得分也僅有4分。

  自從《超級馬裏奧兄弟》之後,遊改電影似乎一直沒有跳出票房低和口碑差的魔咒。

  好萊塢自1993年至2014年共有30餘部遊戲改編電影的案例。從票房的角度來說,僅有《生化危機》係列和古墓麗影係列高於行業平均回報率,給製作公司賺到了錢。

  《生化危機》係列五部電影,總投資成本2.48億美元,收獲全球票房9.04億美元,票房的投資回報率218%; 《古墓麗影》係列總投資成本2.17億美元,全球票房合計4.39億美元,投資回報率為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