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丁密碼》影評 燒腦解謎不足風光展現有餘
《但丁密碼》影評,神探阿湯哥之後又來另一個湯哥,漢克斯的蘭登教授在《天使與魔鬼》解救梵蒂岡教皇選舉後,《但丁密碼》更升級至解救世界人口,這大抵是電影公司選擇丹·布朗此係列第四部而非第三部的原因——更貼經美式英雄主義,而且《失落的秘符》主場發生在華盛頓,中情局和共濟會故事當然比不上佛羅倫薩《神曲》的宏大曆史感。
《但丁密碼》在文藝複興之城佛羅倫薩拍攝,每個鏡頭拍出來都自帶“文藝氣息”。而選景上的用心也讓影片文藝氣息瞬間濃重,逼格陡增。在底蘊深邃的背景下,一場“追擊”事件蓄勢待發。蘭登教授全程靠跑,雙腿順理成章也就成了“主角”,坐騎從前作中的專機到警車,再到今次“堅實”的雙腿,出行工具標準愈發低端的目的,或許就是在為欣賞沿途風景做蓄意的鋪墊,為全麵展示歐洲美麗景色的精心設計。
“一路奔跑”確實創造了細細品味景色的契機,無論是主創們的有意為之,還是全程的無心插柳,最終的結果是好的,極盡的色彩展現,呈現了歐洲城市的立體美感與濃厚的文藝氣息,這也成為了影片為數不多的加分項點。
電影仍然是“解謎遊戲”,講述了一個激進的環保主義者,企圖保釋放病毒來削減世界人口,為了阻止這個匪夷所思的計劃,精通文藝複興史和但丁研究的蘭登教授以但丁的《神曲:地獄篇》作為切入點展開解謎,最終再次拯救了世界的故事。由十年前的達芬奇、貝爾尼尼到今次的但丁,意大利文明高度不過是美國暢銷作家借來的包裝,波提切利的《地獄之圖》做布景板,玩失憶被追殺,由佛羅倫薩追逐至伊斯坦布爾地下水宮,教授變身亡命天涯的學究版傑森·伯恩。
學究版的“諜影重重”並未呈現出更多的新鮮感,時過境遷,教授依然博學,但是故事卻每況愈下。影片沿襲了一貫的解謎老套路,但是已失去了前作的懸疑感和扣人心弦的情節,每一次解謎都是來自蘭登教授的靈光乍現,然後拉著一頭霧水的關注去尋找答案。曾幾何時被人津津樂道的“宗教符號”敘述也被極度弱化。標榜著燒腦巨製,可燒腦橋段並不多,故事整體推進平緩,並未營造出更多的波瀾。跋山涉水的曲折最終找到的,是自由或死亡?都不是。蘭登教授最後找到尚未擴散的病毒,拯救了世界,結尾與小說有別,因為電影需要正麵結局。正是這意料之中的“大團圓結局”之別,讓燒腦二字純純的淪為噱頭,而長達兩個小時的電影,也不過是在倚仗蘭登教授淵博的學識,引領大家盡賞文藝複興時期所留下的巨大文化遺產,別無其他。
作為係列電影的第三部,《但丁密碼》確實呈現疲態,力不從心。倉促的劇情,老套的解謎遊戲,已經支不起丹·布朗小說當年創下的暢銷奇跡,留下來的隻有跟著老“阿甘”來一次佛羅倫薩-威尼斯-伊斯坦布爾的文藝複興之旅,絢麗古老的場景和薄弱的劇情,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從佛羅倫薩的碧提宮到威尼斯的總督宮殿,從聖馬可廣場到伊斯坦布爾的地下城,如果將此做為一部歐洲深度遊宣傳片,《但丁密碼》是成功的。
筆者認為,盡管個人英雄主義電影的市場大不如前,但是好萊塢對於個人英雄主義電影的癡迷依舊狂熱好萊塢英雄聯盟不一定隻在銀幕才能打怪,拯救世人也尚有其他方式,那就是解謎。可是,隨著解謎類型影片的繁盛,套路式的劇情也愈發被人嫌棄,影片中的謎題不再是謎題,解謎的過程也不用大費周章,沒有細節變化,沒有意外驚喜,更沒有玄妙構思,因為故事情節推進到位,謎題也自會迎刃而解。安於套路的延續,讓這樣的類型電影走進了瓶頸,沒有新鮮感,製作沒有突破,呈現力下降,劇情意料之內,此等觀影體驗還不如買本小說在家細細研讀來得舒適愜意。套路式的英雄模式可以有,但是其中還是需要突破創新,不能隻是延續,甚至是簡配應付。觀眾要得是新鮮,要得是刺激,一沉不變,再優質的類型片也會出現審美疲勞。畢竟一部成功的影片不能一味依靠華麗的外衣去撐場麵,需要的還是能觸碰到觀眾的共鳴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