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暴躁易怒,母親先理解才能改變

編輯:東方女性2018-11-07 17:241-3歲幼兒護理
字體:
瀏覽:20次

  每一個孩子都有生氣哭鬧的時候,這是每一個母親都需要邁過的坎。在孩子還沒有辦法完全掌控自己情緒的時候,哭鬧是他們每一次發泄自我的嚐試。讓孩子擁有自在的童年,並不是要放任他們的情緒,從不想控製變成不會掌控,這反而會給他們未來的社交帶來更多的困擾。

  當孩子開始鬧脾氣的時候,有些母親會比孩子更加生氣,斥責逼迫孩子停下來。一來母親的態度同樣也是壞脾氣的一種體現對還孩子具有強製性卻沒有說服力,二來將孩子發泄到一半的情緒生硬地截斷,負麵情緒堆積在孩子的心裏更影響性格。所以母親應該先控製住自己,平和自己的心態來理解孩子。

gfd.jpg

  兩三歲的孩子已經能夠感受、表達、控製情緒,母親要做的就是帶領孩子去發現自己有這種能力。三歲的歡歡沒有獲得自己喜歡的糖果,一個小時之後母親都忘了這件事情,但是歡歡卻抱著自己的被子翻來覆去不睡覺,母親剛要發作,發現歡歡哭喪著臉,幾乎是暴風雨的預兆。母親及時問歡歡是不是不開心,馬上得到了歡歡的肯定回答,有了傾訴之後歡歡的臉色也好了很多。母親接著引導問他為什麼,孩子說不出來,母親讓還是做選擇題,因為睡不著?因為沒有吃糖?歡歡說是後者。母親撫慰孩子說自己也知道孩子很傷心,但是他今天咳嗽了,所以不能吃糖,說等到她病好了就可以獲得。孩子情緒開心起來,最後甜蜜地睡著了。

  孩子傷心憤怒的事情,有的是可以解決的,有的則沒有辦法。母親鼓勵孩子積極麵對困難尋找解決辦法的同時,也要鍛煉孩子接受落空、失敗的打擊,讓孩子自己從負麵情緒中解脫出來。

  本文《孩子暴躁易怒,母親先理解才能改變》為東方女性網m.vgf-online.com原創寫作,禁止任何網站進行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