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子宮出血的病因是什麼 怎樣才能防禦

編輯:東方女性2016-03-19 15:49子宮出血
字體:
瀏覽:440次

 

  婦科疾病常常困擾著眾多女性,子宮出血就是其中的一種,因為生殖內分泌功能紊亂造成的子宮出血,也被分為兩種,無排卵性功血和排卵性功血。那麼,功血性子宮出血的病因是什麼?又該怎麼防禦?下麵是東方女性網小編為大家帶來的關於功血性子宮出血的病因,快隨小編一起看看吧。

 

  功血是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的簡稱,醫生的習慣用語。是由於生殖內分泌軸功能紊亂造成的異常子宮出血,分為無排卵性功血和有排卵性功血。臨床上常見的典型症狀有月經持續時間延長或月經增多>80ml,但月經周期規律;月經變頻,月經期間隔少於21天;月經周期不準,間隔時間增長,有時次數過頻且伴有月經量增多及持續時間增長;月經中期出血。功血是一個排除性的診斷,排除了子宮、陰道、外陰器質性病變和妊娠,血液病及其他消耗性疾病才可以診斷。功血多以對症治療為先,逐步明確病因後可望因病施治。無排卵性功血病因:圍絕經期婦女的卵巢衰退,卵泡缺乏,卵巢發育到一定程度即閉鎖而無排卵發生。青春期少女正常的下丘腦-垂體-卵巢軸尚未建立。有排卵性功血病因:卵泡成熟過早,持續性黃體,黃體功能不全或過早萎縮。

  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病是現代醫學的病名,是指由於卵巢功能失調而引起的子宮出血,簡稱“功血”。常表現為月經周期失去正常規律,經量過多,經期延長,甚至不規則陰 道流血等。機體內外任何因素影響了丘腦下—垂體—卵巢軸任何部位的調節功能,均可導致月經失調。本病分為無排卵型功血和有排卵型功血兩種,前者是排卵功能發生障礙,好發於青春期及更年期;後者係黃體功能失調,多見於育齡期婦女。主要症狀為月經周期紊亂、經量增多、出血時間延長、淋漓不淨等。

  現代醫學認為,機體受內外因素,如精神過度緊張、環境和氣候的改變、營養不良或代謝紊亂等影響,可通過大腦皮層,幹擾下丘腦—垂體—卵巢軸的相互調節和製約。這種關係失常時,忽然地表現在卵巢功能的失調,從而影響子宮內膜,導致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中醫認為“腎主生殖”,“腎為生命之源”,“經本於腎”,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多與腎有密切關係,並與肝脾及血瘀等也有一定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