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剃頭是怎麼回事,因肝腎虧虛所致!

編輯:東方女性2017-04-07 00:20頭發護理
字體:
瀏覽:179次

timg (81).jpg

我們有時候看到一個頭頂禿了的人會笑稱他為聰明絕頂,也有人叫這種頭為“鬼剃頭”,那麼鬼剃頭是怎麼回事,為什麼頭頂會禿了呢?一起來了解一下鬼剃頭是怎麼回事!"鬼剃頭" 是俗稱,醫學上的名稱是斑禿,若所有頭發脫落,稱為全禿,全身毛發盡落則稱普禿。全禿和普禿並不常見,但和斑禿一樣,成因至今仍不能確定。西方醫學所提供的解釋包括神經性過敏、細菌性感染、內分泌失調、免疫係統失調等。至於治療方法,部分西醫會替病人在脫發的地方注射類固醇,以刺激毛發生長。

中醫學上認為斑禿是肝腎虧虛所致。頭為血之餘,頭發能反映腎的狀態,而腎藏精生髓(髓有造血功能),因此若腎氣虧虛,血氣不暢,頭發便會枯旱脫落。根據臨床經驗,多位有「鬼剃頭」的病人,體質都是肝腎虧虛,而在病發前曾長期睡眠不足、工作過勞,或精神緊張,以致消耗過度,腎氣突然嚴重虧損,因而導致部分頭發脫落。至於為何脫發的現象會集中在某小處地方,則不知曉。 

timg (88).jpg

中醫治療「鬼剃頭」的方法是養血養陰、壯腎及行氣活血,藉以改善體質,提高造血功能,令頭發再度生長。你的情況會有所改善,無需驚慌不安,過度擔憂反而會影響內分泌,減慢複元速度,不過在吃藥之餘,你應有適當休息,同時要注意飲食營養。 

著作《諸病源候論》中寫道:“人有風邪,有於頭,在偏虛處,則發失落、肌肉枯死,或如錢大,或如指大,發不生,亦不癢,故謂之鬼舐頭。”古人所雲“鬼舐頭”係指塊狀脫發而言,其脫落處或如銅錢大小,或如指肚大小,患處不痛不癢。同時,古人也知道,“鬼舐頭”非“鬼”所為,而是風邪侵襲正氣虛弱的人體而發病的,一旦風邪侵入頭部,而頭部陽氣不足,便致脫發。 

在另一部古代醫著《醫宗金鑒》之《外科心法——油風篇》中,對斑禿是這樣寫的:“此症毛發幹焦,成片脫落,皮紅光亮…………俗名鬼剃頭。”可見,今日人們稱斑禿為“鬼剃頭”,還是有其出處的。

timg (81).jpg

斑禿是以頭皮突然出現圓形、橢圓形脫發為特征。第一個脫發區可以發生在人體的任何部位,但常見於頭部。即斑禿一般多發生於頭皮,但也可發生在其他部位,如眉毛、胡須等處。

鬼剃頭二

斑禿初時多為獨立的、局限性脫發,直徑約1~2厘米或更大,邊緣清晰。隨著病情的進展,皮損可逐漸增大,數目也逐漸增多,相鄰的皮損區可互相融合,形成大小形狀不一的斑片。病情若繼續發展,皮損可累及全頭,以致頭發全部脫落。此時,頭皮仍可保持正常外觀,是為全禿。嚴重的病例,除頭發完全脫落外,全身其他各處的毛發,包括眉毛、睫毛、胡須、腋毛、陰毛及全身體毛等,都會脫落,這種情況稱為普禿。

約有5%~10%的斑禿患者,其脫發呈逐漸進行狀,在幾天到幾個月的時間內,頭發可全部脫落而成全禿,少數患者可發展成普禿。但無論是斑禿、全禿還是普禿,絕大多數患者是以斑狀、完全、快速的脫發為特征。換句話說,斑禿是突然脫發的最常見原因。一般說來,多數患者在發生斑禿前是沒有預兆的,但也有部分患者在脫發前有頭皮局部的異常感覺,如灼熱、刺痛、壓迫感、麻木感、蟻走感、瘙癢感等。部分全禿、普禿患者起病前身有疲乏無力、萎靡不振、聲音嘶啞、結膜充血等不適症狀。 

據估計,人群中斑禿的發病率小於0.1%;約有95%的斑禿患者病變僅局限於頭皮;男性斑禿患者中,約有10%的人胡須可受累,隨著病情的發展,身體其他部位的毛發亦可脫落,這些患者發展成普禿的機會較大。 

臨床上,依病情的發展狀況,斑禿可分為三期。 

(1)進行期:毛發、皮膚損害範圍日漸擴大,在禿發區周邊外觀正常的皮膚上,毛發疏鬆易抓落,有的折斷僅0.5厘米長;近頭皮的毛幹萎縮,而無色素,末端毛發粗黑,呈棒槌狀,因而上粗下細,像驚歎號(!)。禿發區常可見到一些毛囊的開口,部分毛囊口並見到黑點,這就是殘留在毛囊內變性了的毛塊塊,醫學上稱之為“屍毛”。 

(2)靜止期:一般經3~4個月,斑禿可停止發展,並可長期保持原狀,禿發區周緣毛發附著相當堅牢。 

(3)恢複期:脫發區開始生長毛發。新生的毛發大都纖細柔軟、顏色發白,類似毳毛,以後日漸粗黑,終於恢複正常。這種情況一般見於禿發的時間長、已經穩定的斑禿區,此時已看不到典型的驚歎號毛發,毛囊開口很難被分辯出來,甚至可被人認為是形成瘢痕。 

無論是哪一期的患者,多數無任何自覺不適症狀,部分患者可有頭暈,起立時發生陣發性頭暈眩,神疲肢軟、失眠、多夢,少數患者有頭皮發癢、腰痛、耳鳴、眼花等症狀。醫生檢查時可發現,少數早期患者在禿發區可以看見紅斑與浮腫,毛囊口清楚可見。 

另外,人體的表皮是在不斷地更迭,頭皮、指甲也在不停頓地更新、生長,作為表皮角化的特殊形式,一些斑禿患者,尤其是有長期受累或全禿患者(據統計約有10%~20%),可出現指甲的病理變化。表現為甲凹窩較大、較淺,有的類似於銀屑病(牛皮癬)患者指甲的點狀凹陷;有的表現為甲縱脊,甲板薄而脆,有縱行脊狀突起,遠端常破裂和分層,偶見脫甲。 

timg (44).jpg

由於斑禿的表現多種多樣,按照傳統的分類方法,斑禿可分為如下七類。 

(1)單純性斑禿:脫發斑似拇指頭大小,且隻有一個。 

(2)多發性斑禿:脫發斑在兩個以上。 

(3)全禿:頭部毛發全部脫光。 

(4)廣泛性禿發:除頭發外,常累及眉毛、腋毛、陰毛等,亦稱普禿。 

以上四型一般經過積極治療,預後良好。 

(5)網狀遷延性斑禿:脫發時呈圓形,不久變成彌漫性脫發,但基本保持圓形狀態,脫發範圍甚至可不斷擴大。此類患者大部分遷延難愈。 

(6)惡性脫發:毛發脫落範圍、部位廣泛,除頭發外,甚至睫毛、胡須、四肢的毛發亦可發生脫落。 

(7)蛇行樣禿發:斑禿區的毛球呈現萎縮狀態,僅能生長極短而細的軟毛,容易再脫,呈此起彼伏蛇行樣禿發,病程漫長,遷延不愈。 

全禿、普禿等無疑是較為嚴重的脫發,它可突然發生,亦可繼發於片狀斑禿或為時較久的小片狀斑禿。約有4%~30%的斑禿患者可能會發展成為普禿,這在年輕人中極為常見。普禿可在幾周內發生,但通常從斑禿發展成普禿的間隔時間為兩年;70%的斑禿患者在發病後5年或5年以上才發展成普禿。 

斑禿的病程很不一致,可持續數月甚至數年。一般說來,禿發的範圍愈大,病程愈長。 

斑禿常反複發作,且無規律性,僅有20%~30%的患者隻發作一次。脫發後通常在幾個月內即有毛發新生,約60%的患者在一年左右方長出新發。但禿發不能長全,隨後又再次脫落,有40%左右的患者在一年之內複發,有的患者要5年後才複發。各類型斑禿均可能複發,複發間隔時間不一,給患者帶來了較大的精神負擔。 

不過值得指出的是,斑禿多能自愈,積極治療能縮短病程。

timg (90).jpg

醫學家根據長期摸索,發現以下因素與斑禿的發病有一定關係。 

(1)精神因素:大多數學者認為,斑禿是由於憂慮或精神刺激、環境的變化所致。 

(2)神經因素:由於植物神經或中樞神經障礙所致。斑禿可在腦震蕩、外傷後發生或加重。有學者研究發現,斑禿患者的腦電圖異常率特別高。另據觀察,有80%斑禿患者有腦血流圖異常,頭皮局部供血不良,可能是由於患者精神緊張,導致植物神經功能紊亂,交感神經緊張性增高,毛細血管持續性收縮,造成毛根部血液循環障礙,毛根種子層的細胞功能減退而發病。 

(3)遺傳:有斑禿家庭史者約占10%~20%,除母女同患外,還可能發生在雙胞胎。 

(4)內分泌異常:甲狀腺疾患合並斑禿者特別多,其中與甲狀腺功能亢進的關係更為密切。婦女在妊娠時,斑禿往往會自愈,但在分娩後脫發又可複發,估計這與激素有關。 

(5)免疫功能低下:一些因免疫係統障礙而致的疾病,如尋常性白斑、糖尿病、惡性貧血、紅斑狼瘡、潰瘍性結腸炎、特發性甲狀腺功能低下等病,常伴有斑禿的發生。英國學者發現,斑禿患者末梢血管中的白細胞吞噬功能低下,並往往合並自身免疫疾患。美國一學者1977年就發現,斑禿患者末梢血管中的T淋巴細胞顯著減少,而它是人體細胞性免疫功能中起作用的一個係統。臨床和實驗研究證明,斑禿患者有體液和細胞免疫以及補體係統功能的某些障礙。 

(6)病灶感染:美國一學者認為,病灶感染確能引發禿發,因為細菌等的感染可導致血管發生血栓或小血管發炎,使其支配範圍的毛發由於血液供應受到障礙而發生脫發。另一學者還指出,第三臼齒阻生或根尖周圍感染的存在,應考慮為持久性斑禿的因素。 

(7)傳染:有部分學者認為,斑禿可由真菌、細菌或病毒等引起。理由是斑禿可在學校宿舍、兵營中集體發病。 

(8)頭皮血液供應循環不良:有人指出,如果顱骨與頭皮匹配不當,頭皮過於緊張,則會引起局部血流不暢,致使毛發因營養供給不足而易脫落,從額部發際到頭頂部易脫發。 

timg (81).jpg

能引起斑禿的因素很多,但其真正原因是什麼,至今尚未完全明了。一般認為,精神因素與斑禿的發病關係密切。據統計,在發生斑禿前有確切的情緒緊張者約占半數以上,而伴有失眠、多夢者則更多。 

據有關醫學專家分析,引起斑禿的精神因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麵。 

(1)家庭因素:如家庭經濟困難、生活糾紛、親人病重或傷亡、子女教育等。 

(2)個人因素:如升學考試、戀愛婚姻挫折、同事矛盾、受刑事處分、思念親友等。 

(3)疾病因素:如身患惡疾絕症、癱瘓、肢殘、失明等。 

(4)工作因素:如公務繁忙、旅差奔波、工作緊張等。 

精神因素是如何引起斑禿的呢?醫學家經過分析,推斷出這麼一個原理:當人們受到各種精神因素刺激,在情緒性應激狀態下,機體的內分泌功能發生紊亂,免疫係統功能降低,導致體表毛發生長出現暫時性抑製,使毛發的生長基地——毛乳頭出現一時性的血液循環量減少,局部缺血、缺氧,毛發生長所需的養料不足,毛乳頭萎縮,於是便發生了脫發。 

醫學專家還發現,脫發患者有較突出的個性特征,41%以上的患者屬內向和不穩定性格。他們常表現為孤僻、沉默寡言,為人冷漠、多愁善感、喜怒無常,易沮喪、失眠、激動,對各種刺激易產生強烈的焦急情緒。研究還發現內向個性者發生斑禿的機率比穩定個性者高一倍。近一年內曾受心理社會因素刺激者,患斑禿的機會比未受刺激高3倍以上,以致於有人把斑禿也稱為“心因性禿發”。據分析,性格內向的人,其基礎腦血流長期保持在較恒定的水平,即使在外界經常刺激下,腦血流也無明顯增加,這就可能造成大腦皮質相對缺血,頭皮毛囊的營養相對缺乏,進而引發脫發。 

心理、家庭、社會因素可使人體處於緊張狀態,從而產生一係列的心理和生理反應。這些反應反複或長期存在,就會損害機體的防禦係統,再加上個性特征、遺傳傾向和免疫係統異常的影響,就可能發生斑禿。

據統計,斑禿多發生於二三十歲的年輕人,這可能是年輕人剛走上社會,麵臨生活、工作、學習、人際關係等多方麵的壓力,神經係統不夠穩定,對挫折、困難的承受能力較差,容易受到精神創傷,引起免疫、內分泌等係統功能紊亂而致病。 

對於輕症斑禿(脫發斑似拇指頭大小,數目在1~3個,脫發斑邊緣毛發附著堅牢)可以采用局部治療,包括:局部封閉、針刺療法、冷凍及外用藥物療法。 

(1)封閉療法:用醋酸確炎舒鬆A(3~5毫克/毫升)與2%利多卡因混懸液於脫發斑處行分點、扇形封閉注射,每周1次,一般1~2周內即可控製病情,逐步長出新發。 

(2)針刺療法:取腎俞、肝俞、太溪、三陰交,配以血海、膈俞。毫針刺,用補法,或在局部用七星針叩打法。 

timg (91).jpg

又方:局部先用生薑或生蒜擦拭,再用七星針叩打脫發處皮膚,隔日1次,10次為一療程。 

方義:腎俞、太溪補腎氣、益腎水:肝俞調補肝氣;三陰交補三陰經之陰液;血液、膈俞活血補血。 

按辨證取穴,血虛型取肝、腎兩俞及足三裏;血熱型取風池、血海、足三裏;血瘀型取太衝、內關、外關、三陰交、肺俞,局部配合梅花針叩擊,每日1次。 

(3)淺低溫液氮冷凍治療:淺低溫液氮冷凍能使脫發區局部反複受到寒冷刺激,該刺激通過神經傳導,可調整神經係統的功能,並反射作用於植物神經,促使皮膚血管的舒縮,毛囊血液供應增加,改善局部營養,促進毛發生長,且冷凍療法有增進免疫的作用。 

具體方法是:用液氮棉簽塗搽脫發區,使局部出現薄霜,待自然融化後再重複2~3次,至明顯潮紅為止,每周1次,4次為一療程,痊愈率可達93.2%。有效率為100%。經冷凍後重新生長的毛皮為粗而黑的正常毛發。實踐證明該法可刺激色素細胞合成大量的黑色素。

以上便是針對鬼剃頭是怎麼回事這個問題專家給出的答案,以前因為科學不發達,人閃解釋不出它的原因,所以叫它鬼剃頭,實際上它主要是因為腎虛的原因造成的,所以我們平時在飲食上一定要加強補腎的食物,也可吃一些可生發的,象芝麻啊,大豆什麼的,這樣既可以減少我們掉發,也可以助我們快速長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