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治秋燥 孩出現哪些症狀說明燥邪入侵

編輯:東方女性2015-11-28 09:55中醫養生
字體:
瀏覽:144次

  病邪從口鼻侵入,初起即有津氣幹燥的症狀,如鼻咽幹燥、幹咳少痰、皮膚幹燥等。燥有兩種不同的性質:一偏於寒,一偏於熱,秋燥是外感六淫的病因之一,人體極易受燥邪侵襲而傷肺,出現口幹咽燥、咳嗽少痰等各種秋燥病症,臨床上分為“涼燥”、“溫燥”二種類型。

如何防治秋燥,孩出現哪些症狀說明燥邪入侵

  天氣冷暖的變化,會引起感冒等上呼吸道問題。除此之外,因為入秋之後,秋高氣爽,雨水也漸少,因而空氣濕度下降,水氣減少,再加上蒸發速度加快,外界的氣候也逐漸變得幹燥起來,不少市民就會出現鼻咽幹燥、聲音嘶啞、幹咳少痰、口渴便秘等一係列“秋燥”的症狀。同時,由於兒童的肌膚薄弱,其厚度隻有成人的十分之一,極其嬌嫩,再加上他們呼吸頻率快,腎髒功能尚未發育完全,所以通過皮膚、肺以及腎髒丟失的水分會更多。因此,比起成人來,兒童對氣候的變化更為敏感,更容易發生病症。如果飲食調理不當,就更易出現“秋燥症”。

  小孩爛口角也是“秋燥”

  不少孩子“秋燥”會表現為嘴角兩邊潰爛,醫學上稱之為“口角炎”。這大多是因為身體缺乏維生素B2的緣故。“爛嘴角”的預防應該從調整飲食,注意麵部清潔衛生和滋潤保健入手,平時多食蔬菜,吃完東西注意麵部衛生,幹燥及時塗滋潤霜等。若已發生口角炎並幹裂出血,則應先用溫熱水或鹽水洗淨,待稍幹燥後,再抹上抗生素軟膏,如金黴素眼藥膏等。結痂後,不要強行撕掉幹痂,應讓其自愈後脫落。同時可服用維生素B2、維生素C。

  對於“秋燥”的防治,飲食以清淡為主、平時應該少油、禁食過甜、過辣、過鹹等口味重的東西,多吃些濕潤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