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性婚姻是對生命最大的傷害

編輯:東方女性2011-01-17 18:13婚姻城堡
字體:
瀏覽:320次

東方女性網m.vgf-online.com

  中國的無性婚姻正在呈比例的增漲,這是有調查依據的,造成無性婚姻的原因太多也很複雜,不是一言能盡的,這是麵包含的東西太多,如感情、倫理、道德、學識、婚外情、生理、心理、性冷淡、責任心、價值觀、人生觀等等。

  在傳統觀念中,性在婚姻生活中有著不可替代的地位,似乎無性就沒有婚姻,也就談不上幸福的家庭生活。

  但是,人的種種遭遇讓人無法預見。一些人因種種不可抗力造成性功能喪失,一些人心靈受過重大創傷......但他們同樣有血有肉,同樣渴望關愛,就象一位因為意外喪失性功能的男士所說的:“我想要有一個家,有一個生活中的她,吃飯時,我給她添飯,睡覺時,我給她蓋被,這輩子,我給她一生的愛。”他的話實在讓人動容。同時,他也在告訴人們,那些無法再享受性快樂的人,他們內心對愛情和家庭的向往並沒有消失,反而可能比常人更加強烈。

  與此同時,社會上還存在著數量眾多的同性愛人群,盡管社會大環境對同性戀人群的理解與寬容正在向著好的方向發展,但是目前的實際情況還不容樂觀,同性愛者(Gay& Lesbian)在自願基礎上組成形式上的家庭,以減少來自社會與家庭的壓力,可以說是一種現實的選擇。

  他們渴望社會理解,渴望陽光透過陰霾。然而現實顯然缺少這樣的社會空間和人性契機,關愛的話語總是與他們無緣。

  “無性婚姻網”是網上首家為特殊人群提供無性婚姻交友及新聞資訊服務的公益網站,目前已有一千餘名會員,我們希望以自己的綿薄之力,積極為特殊人群代言搭橋,努力創造無性婚姻環境,讓無性者鴛夢得圓。

  不少夫妻步入 “無性婚姻”,其中一個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成家後,將大部分時間和精力放到了事業上,為創收、為房子、為車子等等而奔波,閑置了家裏的“性資源”。當然,他們的行為目的,也是為了這個家。但是他們往往顧此失彼。家裏多了物質,卻少了精神;多了家產,卻少了“性趣”;多了享受,卻少了歡樂。要使“無性”變“有性”,首先就要善於把握“性資源”的開發使用。從個體的角度來看,就是要改變不科學、不合理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少酗酒、少熬夜、不暴食、不動怒、勿貪財、勿好色;多寬容、多理解、勤運動、勤鍛煉。多吃素食少吃葷;多行仁義少氣身。得之淡然,失之坦然。

  婚姻生活是一門科學,需要不斷地學習。雖然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但幸福的家庭都應該有一份纏綿的“性”。正常的性生活能解除緊張心理,產生樂趣和滿足。刺激人體釋放一種叫內啡呔的物質,它是一種天然的鎮靜、鎮痛劑,能給整個神經係統創造一種輕鬆、無慮的內環境,從而提高免疫係統功能,使抗病能力得到提高。當然,夫妻睡在一起並不一定非要過性生活才可以得到滿足的。有時雙方手心相握而睡,雖是處於靜態中,也能得到諸多情趣,給人幾分溫馨的性享受

  無性婚姻不是時尚也不會是潮流,世上沒有這樣的婚姻:夫妻兩人情投意合,硬是不過性生活。婚姻無性其實多半都是無奈的。而長期兩地分居或失偶、離異多時的男女經常出現失眠、食欲不振、性格孤僻、易發“無名火”等症狀,其實這些都是性抑鬱的表現。這說明如果婚姻無“性”,不但夫妻關係得不到鞏固,家庭難以穩定,而且對健康也是一種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