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的想有一個幸福的家
媽媽是外地人,18歲那年來到邳州。無處落腳,幾經周折,嫁給了爸爸。那時因為奶奶的乖戾,爸爸剛結束了第一次婚姻。
媽媽比爸爸小18歲。媽媽19歲生下哥哥,兩年後又有了我。爸爸很花心,媽媽隻有暗自傷心。兩人關係一直很不好,以致弟弟出生後,媽媽就帶著他離開了家。留下哥哥、我和爸爸一起生活。
爸爸沒有固定工作,捉襟見肘是避免不了的。爸爸很快就把哥哥送到了外婆家。而我很快就有了後媽。後媽對我特嚴厲。四五歲的我就學會了洗衣做飯。爸爸到底還是心疼我,有時就會幫一幫我,可這要是被後媽發現了,是會被斥責的。不想爸爸受連累,慢慢地,我學會了獨自去忍受、麵對一切事情。
因為貧窮,我鮮有新衣,更別說像周圍同齡的小朋友收到爸爸媽媽的禮物了。那時小小的我最喜歡看天空的雲。天空上高高的飄浮的白雲,像一朵朵綻開的花。我就會張開小手,想像那是老天送給我的禮物。我現在骨子裏的樂觀或許就是那時的潛移默化。
眨眼到了上小學的年紀。媽媽那時其實過得也不幸福,繼父平時還不錯,可一喝了酒就又打又罵的。媽媽怕弟弟跟著受罪,就索性送還給爸爸,不過她出錢供我們姐弟二人念書。
可念到初一的時候,我發現媽媽實在很吃力,有時我連買一本本子的錢都沒有。盡管學習成績很好,但我決定不再成為媽媽的負累,不顧媽媽的惋惜,固執地中止了學業。我想我要靠自己的雙手來養活自己。
何處棲身
媽媽帶我來到徐州。繼父對我蠻好,介紹我到他朋友的理發店學手藝。要是沒有繼父一次又一次的酒後滋事、謾罵、責打媽媽,或許我會度過一段幸福的時光。
終於在繼父的又一次狂風暴雨中,我挺身而出,用自己的力量保護軟弱的媽媽。繼父大發雷霆,媽媽卻有些低聲下氣地求我不要再說了。麵對逆來順受的媽媽,我好心痛,好生氣:“你要是還和他生活在一起,我就不做你的女兒了!”
媽媽淚水漣漣,卻對我搖了搖頭。真的是年輕氣盛,把媽媽的呼喊聲甩在耳後,我衝向茫茫的夜色中。對我很好的繼父的女兒蘭姐或許也怕了家裏那劍拔弩張的氣氛,或許更多是因為擔心我,追了出來。
姐妹倆手牽著手,盲目地走著。天下之大,卻沒有我棲身之處,我的眼淚因為這句撞進腦海裏的話傾瀉而下。
到底去哪兒呢?忽然我想到了阿坤,一個常來我們店理發的男孩子。注意阿坤,不因為別的,隻因為他朗朗的笑,好好的脾氣。或許是因為繼父的緣故,我認為隻要脾氣好好,就是一個好男人。是啊,阿坤就住在我們理發店對麵的旅館裏,反正下定決心不再回那個家了,索性去找阿坤,在那借宿一晚好了!
阿坤和一個東北男人住在一個房間。三張床恰好閑著一張,我就和蘭姐和衣擠在了上麵。
第二天,媽媽來找我,道出了苦衷:原來繼父一直說如果媽媽敢離開他,決然不會放過我!看著苦命的媽媽,我無言。點點淚花中,離開那個家的決心更加堅定。
晚上,無處可去的我和蘭姐再次敲開了阿坤的房門。
同病相憐
阿坤對我很好,他大我8歲,處處讓著我。我在他身上依稀體會到“父愛”的感覺。阿坤滴酒不沾,更讓我心生好感。而隨著對阿坤的了解加深,不知不覺中,一種近似於“相依為命”的感情悄然來到我的心田:阿坤一直是個疏於父母管教的孩子,很早就出來混跡於社會,家庭的溫暖對他來說也是一種吝嗇之物......後來,麵對阿坤的表白,我沒有拒絕,因為在我的心裏有一個夢想,那就是要建立一個幸福溫暖的家,讓我們這兩個同病相憐的人擁有一直以來遠離的幸福和溫暖......
媽媽再來找我的時候,我已經和阿坤在一起了。媽媽的勸戒我充耳不聞。我隻告訴媽媽:“我想有個家!”媽媽沒辦法,隻好同意,不過她的條件是阿坤一定要自己做點事情,不要再不務正業了。
阿坤呢,夏天他嫌熱,冬天他怕冷,一年兩個季節過去了,剩下的時間又能有多少?現在想來當時我就被和阿坤建立一個溫暖幸福的家的夢想蠱惑著,縱容忽視了阿坤的好多缺點。那時,我又學了美容,因為手藝特別好,我的固定客戶好多。底薪加提成收入頗豐。我索性就辛辛苦苦幹半個月,然後領了工資歇半個月,和阿坤盡享溫柔甜蜜。我舍不得給自己添一點東西,倒是給阿坤花錢買衣服、買鞋眼都不眨一下,還快樂的不得了——這或許就是愛吧,稀裏又糊塗的愛,盲目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