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為繼承房產給奶奶下毒 兒童枉死(2)

編輯:東方女性2014-07-14 17:22娛樂
字體:
瀏覽:94次

  誰來扛起家庭責任

  他最早擔憂的是流離失所,失去這一間他住了18年的房間。

  吳曉軍告訴檢察官,第一次感覺到可能會被趕出去,是在他讀初中的時候。

  1995年出生的吳曉軍,從北京一所著名的小學升初中的那一年,是2008年。就是那一年,他家所在的地區房價漲至1平米1.5萬元左右。“有一天,奶奶對我爸說,你們自己出去找房!”吳曉軍第一次看到爸爸哭了。

  也是這個時候,讀了初中有了一定思考力的他,開始把過去發生的一些事情串聯起來。

  “爺爺奶奶對我的關愛和喜歡,好像是很少的。”雖然同在一所房子居住,但爺爺奶奶與吳曉軍一家三口,從來都是分開做飯、分開吃飯的。吳曉軍從懂事起,就是這樣,他說“因為習慣所以沒有什麼疑問”,但這一次爺爺奶奶“要趕走我們”,讓他前前後後聯係起來一想,他很肯定地覺察到自己家十分不對勁。他琢磨著這種不對勁,也許與爺爺要轟走他們有關。

  就在這段時間,他得知了一個秘密:這個奶奶,不是自己的親奶奶。

  2008年至今,吳曉軍的爸爸媽媽試圖申請一套保障房。這是一個殘疾人組合的家庭,男主人和女主人都部分喪失了勞動能力。吳曉軍回憶,申請保障房子那年,他們的家庭收入是符合政策標準的。但是政府複核的時候,在汽修廠當噴漆工的父親漲了一點工資,家庭年收入超標了,申請就這麼黃了。

  保障房沒有資格,商品房又買不起,老實巴交的一家三口,繼續寄居在那間8平米的房間裏。

  住哪裏?就隻有這一個選擇。怎麼也要守住這間屋子。不然,全家就要流落街頭了。吳曉軍就在這種焦慮裏,讀完了初中,考上了技校,一天天地長大成人了。

  在學校裏,他的人緣不好不壞,關係好的同學有那麼幾個。他們請他到家裏做客,到了同學們家裏動輒150平米以上的大房子裏,吳曉軍心裏五味雜陳了,有同學還問他:吳曉軍,你家有我家大嗎?

  吳曉軍告訴檢察官,他當時淡淡一笑,對同學說:差不多,沒你家大。吳曉軍從來沒有讓任何一個同學來過自己的家。

  此時,因為房子而焦慮的人,可不止吳曉軍一個,在那間8平米的小房間裏,吳曉軍和爸爸媽媽共同關注著電視裏那些與房子有關的糾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