蕁麻疹得病因有很多,常見的就是食物過敏,比如攝入了高蛋白或者熱帶水果等容易引起過敏的水果,其次就是所在環境存在過敏源,或者非常潮濕,灰塵多等。除了藥物治療外,不妨可以試試以下幾種粥
銀翹解毒粥
1.將金銀花,銀翹,桔梗,牛蒡子,甘草,薄荷,洗淨後浸泡半個小時
2.將上述藥材放入鍋中,加適量的清水,熬煮
3.然後將藥材過濾以後,放入大米煮熟,放入白糖即可
中醫認為,小兒蕁麻疹應該以清熱解毒治療為主,銀翹和金銀花都是清熱解毒的好物,適合蕁麻疹初期食用。
百合銀耳粥
1.將百合泡發後,洗淨
2.銀耳提前泡發,撕成小朵
3.放入鍋中,加入適量的水,熬煮1個小時即可
4.加入白砂糖
百合加銀耳可以精心養神,緩解瘙癢的症狀,同時還能健脾胃,增強寶寶的抵抗力。
竹蔗馬蹄粥
1.將馬蹄也就是荸薺洗淨,削皮,切丁
2.甘蔗切丁,如果是幹甘蔗需要泡發後,切丁
3.將以上食材和大米放入鍋中,加適量的水,熬煮至粘稠即可
4.加入適量的白糖
綠豆糖水
1.將綠豆浸泡一個晚上
2.將綠豆放入鍋中,加入適量的水和冰糖,熬煮至綠豆軟爛
3.冷卻後食用
兒童蕁麻疹期間難受吃不下飯,切記做油膩的食物,飲食應該多以清淡,容易消化為主。除了粥以外,還可以榨一些新鮮的果汁比如橙汁,能較好的補充維生素C,幫助康複。一定不能吃魚,雞類容易發病的肉類和食物。
遊走的風團
蕁麻疹,俗稱“風團”或“風疹塊”,是常見的皮膚過敏症。我國約1/5的人一生中至少會發生一次蕁麻疹,兒童較為多發。蕁麻疹的特征表現是風團,一般單個風團持續不超過24小時,絕大部分1~2小時可迅速消退,皮膚即可恢複正常。風團的產生機製為:體內的組胺和其他炎症介質讓血管擴張,通透性增加,導致血漿滲漏進皮膚或黏膜,引起短暫腫脹,從而形成粉紅或蒼白的風團。整個過程中,風團此起彼伏,讓人產生一種“遊走”的感覺。
蕁麻疹瘙癢劇烈,部分患者會合並眼瞼和唇部的血管性水腫。疾病發作時,需密切關注患者血壓和呼吸,因為喉頭出現血管性水腫,會引起窒息,嚴重時會導致過敏性休克。若患者出現胸悶不適、呼吸短促、麵色蒼白等症狀,需及時到醫院就診,以免耽誤治療,威脅生命。
食物是最常見病因
蕁麻疹分為急性和慢性。所有的蕁麻疹最初都是急性,但部分患者病程超過6周,稱為慢性蕁麻疹。急性常可找到確切病因,慢性則較難找。
有8大病因:
1。食物及添加劑。食物是最常見的病因,包括魚、蝦、蟹、貝殼類、蛋類等動物蛋白;果蔬中的檸檬、芒果、李子、杏、草莓、大蒜、西紅柿等。腐敗的食物和防腐劑、檸檬酸等食品添加劑也可引起蕁麻疹。
2。許多藥物易引起本病,如青黴素、磺胺、抗破傷風免疫血清、各種疫苗及阿司匹林等。
3。外來異物也可作為過敏原引起蕁麻疹。例如因治療需要在體內植入人工關節、吻合器、心髒瓣膜、鋼板、鋼釘等。
4。花粉、動物皮屑、羽毛、真菌孢子、灰塵、甲醛等吸入物均可引發蕁麻疹,且這類患者常伴有呼吸道症狀。
5。各種急慢性感染如膽囊炎、鼻竇炎、扁桃體炎也會引起蕁麻疹。
6。摩擦、壓力、冷、熱、日光照射等物理因素都是蕁麻疹的重要病因,皮膚劃痕症(人工蕁麻疹)是物理性蕁麻疹中最常見的類型。
7。其他疾病。係統性紅斑狼瘡、淋巴瘤、甲狀腺功能亢進、風濕病、胃潰瘍、糖尿病等也會引起本病。
8。精神緊張及內分泌改變可誘發蕁麻疹,部分絕經期、月經期、妊娠期婦女可出現慢性蕁麻疹。
治療首選第二代抗組胺藥
蕁麻疹易診斷,詳細詢問病史、變應原篩查等可幫患者找到過敏原。第二代非鎮靜或低鎮靜抗組胺藥如西替利嗪、左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等是治療蕁麻疹的首選。第一代抗組胺藥如氯苯那敏(撲爾敏)、苯海拉明等療效也很確切,但因有中樞鎮靜、抗膽堿能作用等不良反應,限製了其臨床應用。慢性蕁麻疹療程較長,一般不少於1個月,必要時可延長至3~6個月或更長時間。常規劑量使用1~2周不能有效控製者,可更換品種或在患者同意情況下增加劑量,也可睡前聯合服用第一代抗組胺藥。如上述治療無效,還可選擇糖皮質激素、免疫抑製劑或免疫球蛋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