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完小孩後,特別是在小孩身體不適時,你就能體會到父母是如何失去理智,徹夜難眠的苦楚。每個家長最為關心的都是自己子女的身體。

  孩子生病以後,多數父母會出現兩種完全不同的心態,一個是小病沒什麼,一個是我孩子是不是很嚴重啊。其實,母親應該學著心平氣和地對待,因為大多數孩子都是按照正常規律成長。

  我在和許多兒科醫生朋友聊天時,都給我講了幾個育兒小竅門。現在跟大家分享一下一些育兒小竅門。

  1、不要自己給孩子開藥方

  兒童患病後,許多父母都會根據經驗為兒童開一些藥物;找到上一次患病的藥物並服用。先不說藥過不過期的問題,即使都是感冒,也是由不同病因引起的。如果孩子是流感,用普通感冒的藥是不起作用的,還會耽誤病情。會延誤疾病。 因此小孩有病最好先請教醫生並請他開藥。

  2、良好的生活習慣增強免疫力

  為了確保孩子健康地成長,就必須要有一定的好的生活方式。 要通過養成好習慣,促使孩子提高自身免疫力。 新手媽媽可實現母乳喂養至少堅持6個月,寶寶休息環境以25℃左右為宜,濕度以高為宜,每天至少帶寶寶進行半個小時室外活動,做到天天早睡早起。

  3、耐心

  有一些疾病僅僅是由於兒童自身免疫力差所致,無需服藥,在兒童成長過程中慢慢痊愈。 例如:食物過敏,內八字腿、口齒不清。

  4、疫苗接種

  近期的國際反疫苗運動令許多父母百思不得其解。 但一個無可爭辯的事實是:近幾十年來骨髓灰質炎,破傷風和白喉奪走了許多兒童的性命。沒有一個醫生會不同意寶寶接種疫苗的,因此應該按時注射。

  5、一些疾病的特征

  就算我們用心去照顧,孩子還是會生病的,這也是兒童免疫係統進行自我學習的過程。 但我們父母要熟悉某些常見病的特點。

  肺炎:嬰兒可出現呼吸困難,食欲不振,心慌,發熱,膚色不正常。

  輪狀病毒感染:嬰兒可出現食欲不振,體力不支,嘔吐,腹瀉,流涕,咳嗽。

  支氣管炎:嬰兒出現呼吸困難,發熱,咳嗽,體弱,食欲不振,頭痛,盜汗,膚色異常。

  此外母親要理解嬰兒的肢體語言。嬰兒尚無法用言語來表達他的需要。有些行為可以表現出他的需要。 比如嬰兒饑餓時回握雙拳,飽餐一頓後就張開掌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