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腹瀉就是對食物存在著過敏,也有可能因為抗生素而引起的腹瀉,腹瀉的同時還會伴有嘔吐或者發熱等其他症狀,則就是由感染而引起的腹瀉,腹瀉重要在預防以及治療脫水,母乳喂養是最好的選擇。那麼,你知道引起腹瀉的常見原因有哪些嗎?又該如何護理?下麵快隨東方女性網小編一起看看吧。

  嬰幼兒腹瀉的常見原因

  引起腹瀉的原因很多,嬰幼兒最常見的是食物不耐受(就是大家常說對某種食物敏感或過敏)和感染(包括病毒、細菌、真菌、寄生蟲,以前兩種多見,尤其是病毒感染),因抗生素使用引起的腹瀉也需要引起注意。如果腹瀉同時伴隨有嘔吐、發熱等其他症狀,很可能是感染引起的腹瀉。病毒感染最為常見,大約占感染引起腹瀉的70%~90%,輪狀病毒、腸道腺病毒等都可以引起腹瀉症狀,一般通過呼吸道和消化道傳播。

  解讀大便常規報告

  ●大便常規報告單以“-”代表結果正常,以“±”代表結果可疑,以“+”代表陽性,並且從“+”到“++++”表示遞增的嚴重程度。

  ●若大便有黏液、膿血,大便常規白細胞和/或紅細胞>10~15個/HP(高倍視野),結合病史可考慮為細菌感染,並須做進一步的大便培養和藥敏檢測。

  ●若大便呈稀水樣,大便常規未見或偶見紅/白細胞,結合病史可考慮為病毒感染或並發乳糖不耐受。

  ●如果大便呈果醬樣,嬰兒表現得非常不舒服,醫生會建議X線、超聲檢查,排除腸套疊。

  注意,1次大便常規檢查不一定能確診,必要時應做多次檢查協助診斷。

  不做過度處理或治療

  ●腹瀉的治療重在預防和治療脫水,須避免不當用藥。強調盡早口服補液,強調繼續喂養,強調脫水征的識別,強調補鋅治療,提倡母乳喂養,推薦用新的低滲ORS配方。

  ●一旦發生腹瀉,要給予口服足夠的液體以預防脫水,並保證營養攝入。母乳喂養的嬰兒應繼續母乳喂養,並且增加喂養的頻次及延長單次喂養的時間;人工喂養的嬰兒可以給予稀釋牛奶和ORS液;6個月以上的患兒可以繼續食用已經習慣的日常飲食,鼓勵患兒少量多次進餐,避免給患兒喂食含粗纖維的蔬菜和水果以及高糖食物。

  ●母乳喂養或人工喂養的患兒若繼發乳糖酶缺乏,可暫時給予改為低(去)乳糖配方奶,一般1~2周後腹瀉好轉可逐漸轉為原有喂養方式。母乳喂養患兒也可以在母乳喂養的基礎上,添加外源性乳糖酶。

  ●可給予患兒適量補鋅。治療腹瀉的同時補充鋅可以縮短腹瀉病程,減少遷延性腹瀉的發生。WHO向全球推薦5歲以下急性或慢性腹瀉患兒每天口服10~20毫克鋅,持續10~14天。2009版《兒童腹瀉病診斷治療原則的專家共識》建議6個月齡以上,每天補充含元素鋅20毫克,6個月齡以下,每天補充元素鋅10毫克。

  ●此外,對發熱等其他症狀對症治療和護理。注意臀部護理,注意口腔衛生。對患兒隔離和用品消毒,以免傳染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