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捂秋凍,寶寶一定要春捂嗎?春天到了,地表溫度較低,空氣濕度又逐漸升高,天氣一下冷一下熱的,這樣的天氣,人很容易著涼,更何況是寶寶。所有這個時候寶寶要“春捂”是非常有必要的,下麵我們來瞧瞧春捂到底要怎麼“捂”?以及春季應該怎麼穿衣服比較合適。

     1、嬰兒如何春捂:春捂的最佳時機

  1、最高溫度和最低溫度之差≥8℃時,早晚就要增加衣物;

  2、溫度<15℃時,要注意多穿衣;

  3、氣溫達到15℃後,還要再捂個7天,小孩子、體弱多病、或者高齡老人要捂14天;

  4、冷空氣到來之前的24~48小時就要開始捂。

  春捂也需要憑感覺。“春捂”並非一概而論,也是因人而異的,寶寶抵抗力低,更容易收到寒涼的印象。因此如果寶寶“捂”時不覺得咽喉燥熱,身體冒汗,即便氣溫稍高於15℃,也不必急著脫衣服。

  2、嬰兒如何春捂:春捂的重點部位

  寶寶“春捂”要特別重視對頭、腳、頸、手這些部位的保暖,不要很快就摘掉帽子,取下圍巾、口罩,脫掉厚襪及手套,否則很容易降低寶寶身體免疫力,導致疾病入侵。

  寶寶春捂重點四部位:神門穴、腰眼、小腿和肚臍。

  1、神門穴

  寶寶春捂的第一個關鍵部位就是神門穴,在腕橫紋上,手小指一側腕下方肌腱的裏側。大家都知道心主管全身的血脈,通過輸送氣血來溫暖全身。而原穴是主管各髒腑的元氣和生命的原動力所發出的穴位,能夠強化該髒腑的功能。

  2、腰眼

  人體陽氣的根在腎,而腰為腎之府,腎陽虛時會腰部酸軟怕冷,經常尿頻或精神容易困倦疲乏。

  用熱水袋熱敷或艾灸寶寶腰眼處的腎俞穴,可以起到溫暖腎陽的作用。

  3、小腿

  足臨泣穴就在第四腳趾和小腳趾之間縫的終點,取穴方法是將手指從四腳趾和小腳趾之間的縫向腳背方向推,推到有骨頭的邊緣時就是足臨泣穴。陽輔穴在小腿的外側,腳外踝關節上方四寸的位置。

  4、肚臍

  中醫稱肚臍為“神闕”穴,溫暖這個穴位可以鼓舞脾胃陽氣,特別抵抗力低的寶寶,要特別注意這個部位的保暖;可以經常在寶寶肚臍熱敷。

  嬰兒如何春捂:春捂穿衣原則

  1、穿衣“下厚上薄”

  春天,寶寶春捂的第一個原則就是 “下厚上薄”。

  2、寶寶護好“前心後背”

  當人體的四肢暖和時,身子也就是暖和的。因此,隻要摸摸孩子的手腳是暖和的,就可以了。最重要的是,護住孩子的前心後背,因此最好給孩子做個“貼心”的小棉坎肩兒,護心護背,既不會捂過了,孩子穿著也靈活。

  寶寶春捂穿衣公式:

  較厚的羽絨服為9℃,薄羽絨服為6℃,稍厚些的彈力絮棉衣為5℃,厚羊毛衫為4℃,棉背心4℃,薄外套是3℃,厚棉毛衫2℃,薄棉毛衫1℃。給小朋友穿衣服,盡量層數多些,好加減。控製在26℃為宜,比如今天出門時為22℃,一件短袖體恤加一件薄外套即可:22+1+3=26。

  春天孩子怎麼穿衣服合適?

  而對於小孩子,多數時間、多數情況下、多數家長都會讓孩子穿的比實際需要的多,換言之,多數的孩子是處於長期被“捂”的情況下,所以這個“春捂”對於孩子往往是不適用的。

  關鍵詞一:適時增減

  在早春的季節,孩子衣著要隨著天氣的變化隨時增減,天氣冷就多穿一點,氣溫升高,就少穿一點。

  家長可以根據天氣預報、實際的氣溫變化和感覺,有計劃地給寶貝增加衣服,以寶貝不出汗,手腳不涼為標準。這裏所講的不出汗,不是滿頭冒汗,家長可以把手放在孩子脖子後麵或後背上試試有沒有汗。

  一個粗略的穿衣方法是:比媽媽或奶奶等女性家長少一件,和爸爸等男性家長類似,家長可以試一試。

  關鍵詞二:穿脫方便

  會走能跑的孩子在穿著上不僅不能穿很多,還要注意選擇穿脫方便不妨礙孩子運動的衣服,因為孩子活動量非常大,活動後出汗多,如果穿的是難穿脫的衣服如套頭衫、毛衣就會比較麻煩。

  馬甲應該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穿上後孩子的胳膊和手都可以露出來,利於活動,而且非常寬鬆,穿脫方便,材料上有棉,有夾,有單,很好選擇。

  而6個月以下須躺在嬰兒車裏的小寶寶,也不要給孩子穿的特別多,可以多蓋點小被子,一旦氣溫升高,孩子出汗,即可拿掉一層。

  孩子衣物的選擇要針對每個孩子的體質、活動量,不能整齊劃一,也不要與別人比較。

  關鍵詞三:選擇恰當時間外出

  外出時間的選擇主要根據天氣及氣溫的變化。最好選擇陽光充足少風沙的天氣,至少選擇氣溫在一個相對穩定或逐漸升高的時間段。

  如近期突然發生降溫,可減少孩子的外出,等氣溫回升再恢複出去玩,不要讓寶寶強行適應新季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