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我們的小夥伴有沒有這種情況,當我們在和好友聊天的時候,聊到正開心的時候想要說出自己的想法,但是突然一拍大腿“誒,我剛剛要說什麼來著?”;又或者是下班了離開公司,卻發現自己的充電器忘記帶了,隻能重回到公司去拿,但是到了公司又突然不知道自己是回來幹什麼的。不知道各位小夥伴有沒有過這種情況,特別是當你讀完這幾行字之後發現自己已經忘記剛剛是因為什麼標題而點進來的?那就再回到開頭看看吧,以下將為大家解答!
一、門口效應
來自諾特丹大學的一位心理學家——加百列·雷萬斯基教授提出了這樣一句話“當人們經過一扇門之後,就可能會誘發一次遺忘,哪怕那隻是一扇虛擬的門”,以此稱之為門口效應。
門口效應的相關實驗:這位教授安排了學生們分別去收納作業和完成一些物品的擺放,不同的是這些學生完成任務的過程當中,有一些是需要過門的,有一些不需要。實驗發現,在行程距離都相同的情況下,相較於在同一房間當中作業的學生而言,這些需要穿過房門的學生就更加容易忘記自己的任務目標。這些學生每傳過一扇門,反應就會變得更加慢一點,記憶的錯誤率也就隨之攀升了。
二、原理
這個實驗在某種程度上看起來還挺荒謬的,好像沒有什麼科學依據,但其實是有的。毫不起眼的門檻也是有門檻的。
由於我們的大腦在任何時候都承擔著“識別和處理各類信息”的功能任務,所以當它接收到大量信息的時候,也就是當我們到達或者接觸一個新環境的時候,為了不讓自己運行過載,大腦就會把“它認為沒用”的信息,也就是我們之前舊環境當中的信息扔向一旁,就是為了著重處理當下的事件。
而看似普普通通的門檻就是我們大腦判斷新舊事件更迭的“事件邊界”,一旦穿越了這個有形或者無形的邊界,大腦就會做好“刪除舊信息、迎接舊信息”的準備,一些記憶也就在大腦當中悄無聲息地被丟掉了。
這就是我們為什麼我們有時候猛地想要表達一些什麼,或者換了一個新的環境之後立馬忘記之前所想的事情。人類的大腦運行機製還真是有趣呢,並不是記憶力衰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