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性黃疸在病因學上可占新生兒黃疸的82.7%,可為什麼喂母乳會造成黃疸呢?現代醫學認為有以下兩種原因。
一、腸-肝循環增加
其發生的原因目前認為主要是因為與新生兒膽紅素代謝的腸-肝循環增加有關,由母乳本身造成,推測主要原因有以下幾種。
1.母乳中含有孕3α-20β二醇
母乳性黃疸患兒母親母乳中含有孕3α-20β二醇,抑製了肝髒葡萄糖醛酸轉移酶的活性。
2.母乳中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
母乳性黃疸患兒母親母乳中不飽和遊離脂肪酸的含量增高,對肝髒葡萄糖醛酸轉移酶產生抑製。
3.母乳中β-葡萄糖醛酸苷酶的活性高
母乳中β-葡萄糖醛酸苷酶的活性大大高於牛奶及配方奶,使已結合的膽紅素再分解,小腸重吸收增加,至腸-肝循環增加,β-葡萄糖醛酸苷酶在其中起主要作用。
母乳性黃疸的原因
二、腸道菌群
最近幾年研究認為,母乳性黃疸是在多種因素作用下,由膽紅素腸-肝循環增加所致,這種學說較為成熟,並得到驗證,β-葡萄糖醛酸苷酶β- GD在發病機製中起主要作用。
1.新生兒腸道內β-GD豐富
腸道內β-GD主要來源為母乳新生兒自身也可產生,正常腸道菌群建立後也可產生,但產生較少,β- GD分解結合膽紅素,還原為未結合膽紅素,經小腸再吸收進入腸-肝循環,使血清未結合膽紅素增多,引起黃疸。
2.腸內β-GD活性高
新生兒小腸中β-GD活性高,為成人的10倍。
3.膽紅素排泄少
新生兒攝入不足,腸內蠕動減少或開奶延遲,腸道菌群建立晚,缺乏轉化膽紅素的菌群,可使結合膽紅素排泄減少。
4.膽紅素重吸收多
有人發現母乳中有特殊的脂肪酸,膽固醇,促進了未結合膽紅素的重吸收。
檢查
血生化檢查
血清膽紅素大多數342μmol/L(20mg/dl),間接膽紅素增高為主,肝功檢查正常,HBsAg陰性。
診斷
1.病史
根據黃疸出現時間,單純母乳喂養史,生長發育良好,無其他任何異常臨床表現。
2.檢查
血清膽紅素水平升高,以間接膽紅素為主,其他檢查均正常。
3.診斷性停母乳喂養
由於新生兒黃疸原因十分複雜,要排除所有的病因十分困難,對一般情況良好,高度懷疑為母乳性黃疸的患兒,臨床上常予停止哺乳喂養後觀察,48小時內血清膽紅素可明顯下降。即可診斷。
治療
1.喂養與護理
母乳性黃疸的原因
當明確為母乳性黃疸後,現不提倡停母乳,可少量多餐喂養,按順時針方向行腹部按摩以增加腸蠕動,服用退黃中成藥促進膽紅素的排泄,多曬太陽以改變間接膽紅素的結構,形成光異構體利於從尿中排出。隻有當膽紅素水平超過15mg/dl時可暫停母乳喂養觀察,如明顯下降,確定為母乳性黃疸,仍可母乳喂養。
2.光療
當膽紅素達到20mg/dl,可予光療,一般不需要用白蛋白或血漿治療。
3.支持療法
注意保暖,增加熱量、營養,預防感染等疾病的發生,以免加重黃疸。
4.酶誘導劑
給以保肝、酶誘導劑等藥物治療。
在新生兒黃疸中,有一種稱為母乳性黃疸,那麼什麼原因引起的呢?上麵給大家介紹了母乳性黃疸的原因,這種疾病是完全可以治愈的,因此大家不必過分去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