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貴州工作的60後朱大坤名字裏就包含家族的輩分。“我家族譜上的輩分詩為‘光、發、正、大、吉’,我父親叫正富,幾個叔叔伯伯分別叫正榮、正華、正貴,寓意榮華富貴。我叫大坤,妹妹叫大芬。”

  “不過,我沒再給兒子取吉字輩的名字,而是取了單字‘騰”。按輩分詩來取確實是泥土味重了,也俗了。”朱大坤說。

  陝西鹹陽的90後華創告訴記者,“我爸是‘民’字輩,我叔叔的孩子和我都是‘創’字輩。兩個弟弟一個叫創新,一個叫創軍。”成都女孩鄧琳琳則表示,雖然父親及幾個叔伯都按輩分來取名,但到自己這一代時就不再在意輩分,輩分字對於女孩取名而言就更無所謂了。

  中山大學亞太研究院教授朱崇科指出,家族譜係排序以血緣為紐帶,反映了家族世係淵源的傳承狀況,這一取名傳統曆經時代變遷仍得到了較為完整的保留。輩分字取名自古以來對男性的約束比女性更強,而隨著獨生子女人數增多,父母雙方都希望將家族文化融入孩子的姓名中,這就讓以往以男性為主導的輩分取名傳統受到了挑戰。

  華中科技大學副教授劉克明認為名字不是簡單個體的代稱,更聯係著曆史、社會、家庭。

  “人之有祖,族之有譜,就如同水之有源,木之有本。族譜中,為昭為穆,為尊為卑,條分縷析。上祭祖宗徽號,下定子孫輩分。因姓尋名,因名知序,百世如一時,千裏如一家。”劉克明說。

  34.0%受訪者確認自己的名字蘊涵著長輩的夢想

  調查中,42.6%的受訪者知曉自己的名字有特殊寓意,其中34.0%受訪者確認自己的名字中承載著長輩的夢想。

  莊啟約談到自己的名字時提到,“啟”謂“開、教”,“約”謂“纏、束”,這個名字寓意“以開蒙受學業教化,束人心性”,自己十分喜歡。他表示,這個名字能夠提醒他端正自己的品行,激勵他讀書求學,不忘祖輩恩澤。“常有人誇讚我的名字很好聽,先輩的教誨與家族曆史沿革在我的名字裏得以呈現才最令我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