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廣電工作的何鵬給兒子取名為“振宜”,出自《詩經·螽斯》中“宜爾子孫,振振兮”一句。何鵬講起這個名字的淵源時說,自己是家中的獨子,因此十分希望家族人丁興旺。詩經中的這句話不僅寓意家族兒孫滿堂,也含有積極的象征意義。“‘振’有振奮鼓舞之意,‘宜’則代表好,當年我一眼相中了這兩個字,真是一種緣分。最有趣的是,給兒子取名沒過多久,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了‘單獨夫妻可以生育二胎’,我也算心想事成。”

  北京師範大學教授董乃強表示,不少人從經典中取名,反映出人們對中華傳統文化的尊崇與潛意識中對傳統文化回歸的訴求,亦展現出了古漢語字詞特有的魅力:高雅不俗、寓意深遠、琅琅上口、音節抑揚頓挫。

  浙江大學人文學院求是特聘教授彭國翔認為,傳統儒家哲學思想對中國人取名文化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對儒家核心價值的認同,對某種人生追求的向往都反映在名字上,“比如有的人,父輩給他們取的名字就正是‘仁、義、禮、智、信’。”

  在北京80後張小真眼中,許多家族取名的由來都有時代的痕跡。“我爺爺叫伯銀,是家裏的老大,中國文化裏‘伯、仲、叔、季’的長幼排序在那個年代很受重視,因此我爺爺名字裏就有‘伯’字。我外公叫懋勳,名字有濃濃的書卷氣。” 張小真說,她爸爸的名字就是時代的產物。“他出生於50年代,名字裏就蘊含著‘忠於國家’的訓誡。”

  彭國翔指出,時代氛圍影響取名趨向,一般民眾總是不免受到時代文化的影響。一度很多人取名為“建國”、“勝利”、“援朝”、“向東”、“旭東”等等,承載著一個時代人們共同的記憶。

  名字往往反映了一個家庭對某種價值的追求

  調查顯示,49.5%的受訪者喜歡自己的名字,但也有30.6%坦言不喜歡。50.5%的受訪者想過改名字。究其原因,有歧義、易重名,或者不順口、易產生外號,或是不夠彰顯個性等都是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