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不管在古代還是在當代,學曆都成為了衡量人才的重要標準。但是,九成大學生都畢業於非雙一流高校,這樣的學曆能找到好工作嗎?你碰到過因學曆不高找工作碰壁嗎?沒有高學曆階級上升的道路就封閉了嗎?學曆和能力到底哪個更重要?非雙一流畢業想進大廠有多難?
“博士坐一坐,研究生等一等,本科靠邊站,不是‘985’‘211’的讓一讓。”···這些問題已經逐漸成為更多大學生就業擇業路上的“攔路虎”,也給非雙一流的學生平添了不少焦慮,“內卷”一詞開始逐漸在校園中流行。
何為內卷?
“內卷”原指一種文化模式達到了某種形態之後,因為無法穩定和轉換,內部的機製變得越來越複雜。在今日的校園中,內卷更多是在指代學生們為了獲得更好的成績、更好的工作去不斷給自己施加壓力。但是,當局域內優秀的人才多了,帶來的不是更加輕鬆的擇業,而是更高的人才選拔標準。
“學生苦內卷久矣”,然則學曆的背後是競爭,不少非雙一流學生更是主動參與到內卷當中,試圖通過能力上升獲得大廠的敲門磚。
現實生活中,不少大廠卻將學曆,甚至是第一學曆作為人才篩選的首要標準。哪怕是末流C9高校畢業的本科生,似乎都比雙非優質的研究生畢業生在人才市場上更有競爭力。彼時,學曆已然不是階級上升的階梯,而是雙非學生難以跨越的高門檻。
錄取率堪比公務員考試
根據新周刊的消息,2019年一個頭部大廠校招接受了幾十萬份簡曆,但是最終發offer了隻有3000多份,錄取率不超過3%。而去年某知名互聯網公司非技術類的報錄比達到了驚人的3000:1,甚至超過2021國家公務員考試最熱報考崗位的報錄比2774:1。對此,不知道你們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