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我們決定和他人建立怎樣的關係,語言溝通都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但是有的時候,語言溝通有一個明顯的透明誤區,讓我們覺得隻有自己解釋清楚了,對方就一定會理解,而往往不再以它所承載的內容思想和情緒感受為目標,而是成為我們可以獲得他人認同以及保持和增進關係的方式。

  在這樣的目的中,我們常常會陷入一種反複解釋但起到相反作用的境地。通常,我們尤其會在下麵幾種情況發生陷入這樣的場景;當我們很在意他人對我們的看法的時候,我們傾向於通過對自我形象的轉化和管理呈現出他人所喜歡的樣子,並通過反複解釋使自己的形象符合對方可能喜歡的樣子,從而建立和促進更加親密的關係。

  當我們在遭遇他人的批評和誤解以及否認的時候,我們也常常首先為自己辯護,以此逃避和矯正他人對我們的指責和評判並就改善我們在他人眼裏的形象。我們也會通過反複的解釋希望能夠以自己的觀點和想法獲得對方積極的支持和理解以及其他種種正麵的反饋從而提升自己的自信。

  但是無論是哪一種情況,這個過程都十分耗費心力和感情,我們為了獲得他人的良好印象而自我欺騙,忘記和忽略自己真實的感受,同樣也無法因此真正的彼此親近,陷入對對方的防備和攻擊狀態。

  相比於第一時間解釋和澄清自己,我們需要的是在他人提出問題的時候,平靜、耐心、認真的傾聽對方的陳述和表達,詢問對方的感受、想法和背後的原因,通過分享自己的真實感受和體驗,避免雙反陷入防備和警覺的狀態,讓彼此更好的理解對方。隻有這樣的溝通才能讓我們即在其中真實和的呈現自己的同時建立更親密的聯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