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說:古代的那些房事兒!

編輯:東方女性2017-03-23 13:40奇聞趣事
字體:
瀏覽:130次

春暖花開,空氣中彌漫著荷爾蒙的氣息

每當這時,中國大地都會響起一首歌

五十六個對象,五十六支花

五十六個兄弟姐妹是一家

五十六種語言,彙成一句話

你有房嗎?

你有房嗎?

你有房嗎?

......

自古以來,房子都是社會熱點

住哪兒成了很多人的心病

今天朕就來聊聊

古代的那些房事兒

古代人也會麵臨高房價和房奴生活

當時的長安、洛陽、開封等大都市

房價一點都不比現在低

你們的各路愛豆也為之大吐苦水

“我老未有宅,諸子以為言”

"猶愧先楚公,終身無屋廬"

"唉,嗟我來京師,庇身無弊廬"

不過也有例外

在唐朝全盛的玄宗年間,長安物阜民豐

朝廷拍賣國有房產的碑文上記錄

一座占地1700平米的大別墅

隻需138貫,相當於人民幣40萬!

但是,過了盛世後房價就迎來大漲

首當其衝的就是公務員

當時的公務員還隻是“瓷飯碗”

工齡、年終獎、公積金統統沒有

想要買套房是難上加難

安史之亂後,米價飛漲

公務員杜甫更是

一年搬了四次家

“奈何迫物累,一歲四行役。”

無處安身的杜甫後來還遇到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

這種狼狽不堪的境地

不同於杜甫,盛唐的李白屬於富二代

幫人隨便寫個序就能小賺幾十萬

何況自己還有

“五花馬,千金裘”

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韓愈

官至京兆尹,相當於首都市長

還兼任中央組織部副部長

然而他到晚年

才買了一處小戶型

“始我來京師,止攜一卷書。辛勤三十載,

已有此屋廬。此屋豈為華,為我自有餘。”

房子買不起,於是開始流行

全民租房

在唐朝長安,經營租宅還是財源之一

家住長安東郊六環的白居易

月薪16000文的他在這租了十年

(當時一鬥米20文, 16000文相當於3200元)

為房奔波了十八年的白居易

被貶到地方工作後才真正發財

終於在長安和洛陽買上了大別墅

唐朝規定三口之家隻給一畝宅基地

但要是想賣掉房子也不容易

為了調控房地產市場

唐朝出現了限購政策

房屋買賣“先問親鄰”

“天下諸郡…有田宅產業…先已親鄰買賣。”

——《唐會要》

這同時是為了保護當時的宗族製度

限製居民遷徙,方便政府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