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獻忠江口沉銀傳說被證實 張獻忠江口沉銀傳說
今天,四川省張獻忠江口沉銀遺址考古工作召開了成果通報會議,據了解,其張獻忠江口沉銀考古至今,已經開發了20000餘平方米,總共出水了各種銀器文物3萬多件,隨著此次汛期的到來,張獻忠江口沉銀工作第一階段正式結束。那麼,大名鼎鼎的“張獻忠江口沉銀”傳說究竟是什麼呢?張獻忠又是何許人也呢?
張獻忠
4月13日,備受關注的四川省眉山市彭山江口沉銀遺址水下考古工作2016-2017年度發掘成果通報會召開。據介紹,隨著遺址當地汛期的到來,截至4月12日,第一階段考古發掘正式結束,目前已發掘麵積20000餘平方米,出水各類文物30000餘件,證實了“張獻忠江口沉銀”的傳說。
江口沉銀遺址水下考古
“數量大、種類多、等級高、時代長、地域廣是本次考古發現的主要特點。”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水下考古中心主任、江口沉銀遺址水下考古發掘項目負責人劉誌岩介紹,本次出水文物包括張獻忠冊封親王及妃嬪金冊、冊封郡王及妃嬪銀冊、西王賞功金銀幣、大順通寶銅幣、銘刻張獻忠大西國國號的銀錠、明代庫銀(銘刻有年號、重量、人名及府州縣地名)、各類金銀首飾和鐵製兵器等。
發掘成果通報會現場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高大倫介紹,江口沉銀遺址考古發掘不僅是四川首次開展的水下考古發掘項目,也是中國考古界首次在內水區域開展圍堰考古。“由於工作環境和工作條件的限製,本次發掘工作時間較短,從頭一年的11月份底開始到次年4月份結束”。
發掘成果通報會現場
目前,還未確定發掘地是否屬於沉銀遺址的核心區,但出水的3萬餘件文物,構成了完整、完美的證據鏈,足以證實“張獻忠江口沉銀”的傳說。
發掘成果通報會現場
江口沉銀遺址位於彭山區江口鎮,是第一處保存較為完整的古代戰場遺址。據《彭山縣誌》記載:“順治三年,義軍張獻忠部與明參將楊展決戰於江口鎮,張部戰船被焚,沉沒過半,傷亡慘重,敗回成都。”
發掘成果通報會現場
發掘成果通報會現場
據悉,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相關部門下一步將繼續整理發掘出水文物,編寫發掘報告;對已出水文物進行修複和保護;組織相關領域頂級專家聯合對出水文物進行綜合研究;開展大範圍物探工作,尋找沉銀有利儲集區,在遺址的上遊和下遊開展係統考古調查,為確定遺址範圍和明年的考古發掘區域提供線索。
發掘成果通報會現場
發掘成果通報會現場
金封冊
江口沉銀遺址水下考古工作2016-2017年度發掘成果通報會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