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大臣下跪前為何要拍打袖子?原因很簡單

編輯:東方女性2017-08-27 13:25奇聞趣事
字體:
瀏覽:35次

看過清朝宮廷劇的朋友應該很熟悉這樣的場景:清朝官員在給皇帝下跪前往往要兩手互相拍打袖子,然後恭恭敬敬地跪在地上。幸虧拍打的是袖口,如果拍的是手,那得多疼呀!於是,我們就有個疑問:為什麼在跪拜前要拍打袖子呢?回答這個問題,就要了解滿清的服飾了。

1.jpg

清朝官員所穿的這種能拍打的袖子,俗稱“馬蹄袖”。原來模仿的是明朝的箭袖,但在這基礎上進行了改良,將袖口做成半圓形,神似馬蹄,所以命名為馬蹄袖。這種裝束主要是為了滿足騎馬射箭的需要。

這種衣服在袖口的設計也是別具一格,即在原來狹窄的袖口前麵拚接一個半圓形的“裝飾”。這個半圓形的東西平時是綰起來的,吃飯、上廁所放下來不方便嘛。但在打獵、射擊的時候可以放下來保暖,你想東北那地兒冬天該多冷啊,這樣就保證手不被凍壞。這種袖口滿語為“哇哈”。

1.jpg

那清朝的官員為什麼要跪倒的時候甩袖口呢?裝逼?自殘?都不是!

據說,清太宗皇太極下了道指示,為了讓滿族子孫不忘騎射本領,文武官員的官服都要帶有箭袖。各級官員在平時把袖子挽起來,在朝見皇上或者王公大臣時,再把袖子啪啪甩下來,然後兩手伏地跪拜行禮,這是一種禮節,學名叫“放哇哈”。

3208000503347035fffd.jpg

  其實,如果我們聯係跪拜後接下來這些官員所說的話,就不難理解。跪倒之後,這些人往往說的話無非是“奴才謝主隆恩”“謝主子”之類的話。因此,可以從另一個角度推斷這是下級對上級的一種禮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