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如何鼓勵生二胎?有一做法放到今天也有效

編輯:東方女性2017-09-04 15:15奇聞趣事
字體:
瀏覽:40次

  現在的大齡單身男女,恐怕最煩惱的事情就是逼婚,一回到家裏麵,自己的爸媽都會說你。現在實行二胎政策,而那些符合生二胎的夫妻,就會逼著生二胎。這種問題,不止現在有,古代也有,就拿生小孩來說,古代是鼓勵多生的,不止生二胎,三胎,四胎,隻要能生,越多越好。

2.jpg

  現在的計劃生育政策,不止現代有,古代也有。從中國人口來看,戰國時期,中國總人口隻有1000多萬,到了秦始皇統一六國以後,人口增加了,達到2000多萬。在這段時間裏,期間經曆了戰爭,諸侯國爭霸,戰爭不斷,為何人口不減少,反而還增加了。

  這其實就是當時各諸侯國實行鼓勵多生的計生政策的結果,其中以越國最為突出,當時越國戰敗以後,勾踐臥薪嚐膽,實行強國戰略,其中有一條就是鼓勵多生,增加越國人口。勾踐為了使本國人口增加,實行了一係列政策,據《國語·越語》所記,越國當時對孕婦實行“公費醫療保險”,女人生產時隻要通知政府,醫生人務很快便會趕到產婦家裏助產。

212000f6tfrb0vtd0o6zkw.jpg

  如果生的是男孩,獎品就是兩壺好酒和一條狗,生的是女孩,獎品就是兩壺好酒和一條豬,生的是雙胞胎,國家免費撫養。這些政策的實施,對人口的增長是有好處的。越國能夠打敗吳國,雖然原因有很多,但是不可否認的是,人口的快速增長,能有更多將士去打仗。

  在古代的時候,一度提倡晚婚,當時法定適婚年齡:男子30歲,女子20歲。但在實行鼓勵多生的計生政策時期,適婚年齡往往被大大提前。如春秋時的齊國,便推行男20歲、女15歲的計生政策,強製國民早婚,有的朝代甚至將女子婚齡提早到13歲。

31ea00018695da6bd33b.jpg

  其中有一個小故事,齊桓公到民間查訪,來到了一老人家,看到了70幾歲的老人在做飯,就問他有沒有子女,老人說,自己家裏窮,自己的三個兒子都還沒有娶到老婆。齊桓公回到宮裏以後,和宰相管仲說了,於是管仲提出了一種方法,一是消減齊桓公的後宮人數,不讓“宮中有怨女”,那些王室和諸侯王都要實行。

  齊桓公不愧是霸主,自己帶頭實行,把後宮那些沒有發生過關係的女子,都讓他們回家,讓他們嫁人,生小孩。齊桓公此舉,大概也是古代中國計生政策執行過程中,解決男女性別比例失調問題的特例之一。到了唐朝,還鼓勵二婚,寡婦也可以在嫁人,這樣的政策,否定男子娶二婚女不體麵、女子“從一而終”的舊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