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秦宣太後羋八子是真心愛著情夫魏醜夫嗎
秦宣太後給我們最後的印象,是《戰國策》裏對她的記載,這可以說是她給世人留下的最後的印象。
當“四貴”倒下後,秦宣太後也退出了政治舞台,秦昭襄王和範雎是怎麼成功奪權的,史書上並沒說,但是奪權的過程非常順利,魏冉等人像是等著讓秦昭襄王削藩一樣,沒有做任何的反抗。
為什麼?大家想過嗎?
我感覺這裏邊是秦宣太後的作用,因為“四貴”都與秦宣太後有著血緣關係,都是她最親密的人,四貴在如此大的變故麵前顯示出了冷靜,而秦昭襄王也並沒有趕盡殺絕。這隻能理解為秦昭襄王和母親私下裏達成了某種協議,能夠讓王權在和平的條件下過渡。秦宣太後辦到了,她說服了自己的親人,交出了他們手中的權力。包括她自己也要離開這個她苦心經營了幾十年的舞台。從這點上來說,秦宣太後配得上任何言語的稱讚,因為她保存下的是秦國的實力。
退休的老人是寂寞的,秦宣太後當初有兩種感情在自己的心中反複衝擊,一種是寂寞難捱的女性情感,一種是對國家的責任感,現在對國家的那份感情淡了。而女性的情感上的空虛,自然就占領了她感情的高地。
秦宣太後有過很多情夫,但那大多數是為了政治需要,而此時她有了另一位情夫名叫魏醜夫。
公元前265年,秦昭王四十二年,大概七十多歲的宣太後病倒了,這離她離開政治舞台隻有短短一年的時間。她躺在病床上,自知時日無多,想著心愛的小情郎魏醜夫,於是宣太後傳下命令:“為我葬,必以魏子為殉。”(《戰國策》)
魏醜夫眼見得宣太後出了這麼個主意,本來是想陪著這個老太太讓她能給自己一點好處,現在倒好,要把小命搭上了,嚇得他夠嗆,於是就去找大臣庸芮想辦法。
庸芮便去求見太後,秦宣太後召見了他。麵對已經奄奄一息的太後,庸芮說道:“聽說您要讓魏公子為您殉葬?如果人死後無知,那麼您豈不是白白犧牲了心上人的性命?假如人死後有知,那麼先王(秦惠文王)這幾十年來,在地底下怒火已經積得夠多的了,太後您去了陰世,補過還來不及,哪還有機會跟魏醜夫尋歡作樂?”秦宣太後應道:“善!”然後就打消了這個想法。我們不知道她這最後一個“善”字,到底是什麼意思,是一句怨恨的反話,還是一句真心的懺悔,或是她根本不想再殺害無辜。我想這一切隻有秦宣太後自己知道了。
秦昭王四十二年十月,秦宣太後薨,下葬在芷陽酈山。
很多人反駁說,秦始皇兵馬俑不可能是給秦宣太後的陪葬,我要反問,為什麼不可能呢?這個女人為秦國付出了太多太多,她一生沒有做過一件糊塗事,即便是大家反感的事情,都沒有造成惡果。就是在她生命的最後時刻,她犧牲了自己親族的利益,而把政權還給了兒子。所以,大秦帝國實際是由秦宣太後開創的,她是徹徹底底的曆史締造者,雖然沒有多少人願意承認,沒有她就沒有秦國的未來,這樣的貢獻豈是一座兵馬俑隨葬坑就能夠與之匹配的嗎?
當秦國統一六國,在曆史記住了秦始皇這位千古一帝的時候,又有多少人想到過曾經有這樣一位女人呢?謹以此章紀念那些在曆史中起到了重大作用,卻被遺忘的女性們。
宣太後主政時任用弟弟魏冉、羋戎以及兒子公子悝、公子巿等四貴主政。宣太後及四貴的專權極大限製了秦昭襄王的權力,造成了秦國國內隻知有太後和四貴,不知有秦王的局麵。魏國人範雎逃亡至秦國後,受到秦昭襄王的重用。範雎向秦昭襄王建議收回五人的權力,以免造成淖齒、李兌那樣弑君篡國的禍亂。秦昭襄王采納範雎的建議,廢宣太後,將魏冉、羋戎、公子悝、公子巿等四貴驅逐出秦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