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語言質量,決定孩子能否優秀成長

編輯:東方女性2019-01-21 13:51育兒
字體:
瀏覽:2次

  醫學界有兩大發明,一是麻醉藥,二是消毒藥。結果是麻醉藥推廣得更快速有效。為什麼呢?因為麻醉藥的效果顯而易見,讓病人免於疼痛。消毒藥的推廣則遇到了重重困難,因為它的效果難以被看見,無法被衡量。醫生們做完一台手術就直奔下一台,沒有意識到洗手消毒的重要性。醫生查房也是看完一個病人就下一個病人,病毒則是通過醫生的手在傳播。直到最後爆發更大麵積的傳播,才引起人們的重視和反思,才意識到消毒的重要。

父母的語言質量,決定孩子能否優秀成長.jpg

  在教育方麵,也同樣上演著類似的事情。很多父母和老師沒有意識到孩子是什麼時候,通過什麼樣方式有效接受教育和指導。家長們通常等到了小孩子到了小學初中,在學習上表現出來的學習能力低下,學習成績不好,他們才去反思,到底為什麼我的小孩智力跟別人的不一樣,為什麼他的學習能力就是不好。這時候我們的家長就扮演著嚴父慈母的方式,軟硬兼施的通過各種方式想彌補教育的缺陷,努力給他們報各種補習班,讓他們提高成績。就像病症爆發出來的時候一樣,趕緊去治療以圖平複一切。而我們卻恰恰忽略了小孩子三歲甚至是六歲以前的語言啟蒙,還有各種思維能力的啟蒙,因為那時候他們不會說呀,怎麼衡量他們的投入有效呢?沒那麼重要吧。

父母的語言質量,決定孩子能否優秀成長.jpg

  科學研究表明在幼年的時候就是六歲以前父母對孩子的語言輸入越多語言質量越好,孩子學習能力越高。越是忙於生計的父母,對孩子語言交流更少,說的話更簡單,孩子受到的語言刺激就很少了。我們可以說,科學研究隻是針對特定群體的樣本,不一定是真理,但它確實給我們育兒啟發。我們作為父母作為師長,更應該從自己身邊的小孩入手,從身邊的案例入手,去觀察孩子是否真的受到語言質量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