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拉肚子怎麼辦 兩大食療法幫你搞定(2)
小兒腹瀉是常見的消化道疾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病。多由於消化不良,飲食失調,腹部受涼引起,往往打針、吃藥效果不佳。采用飲食療法,可逐見成效。
(1)山楂、橘皮各6克,加生薑2片,煮水每日分三次飲用。
(2)白扁豆、花茶各9克,加白糖50克,溶於500毫升白水煮沸,一日分次飲用
(3)生山楂、石榴皮各9克,炒黃研細末,用開水衝調加白糖,每日分次服
(4)對較大嬰兒(8個月以上),在吃奶前服酸奶10毫升(在熱水盆中加溫)。
(5)將胡蘿卜切片煮沸1小時,然後搗碎過濾,取汁加白糖,每次喝30毫升,每日2~3次。如有膿血便,應去醫院診治。吸收不良綜合征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小腸消化吸收功能障礙。
5大原則護理腹瀉寶寶:
原則1:及時補充身體水份
腹瀉一開始會呈現輕度脫水的狀況,因此,護理的重點是先為寶寶補充身體丟失的水份。媽咪可以從以下的補液方法中任意挑選一種:
●自製糖鹽水。在500毫升的開水中加入葡萄糖或白糖10克,另外食鹽2~5克。按20~40毫升/千克體重的比例,在4小時內服完。剩下的隨時服用。
●鹽米湯。米湯500毫升加食鹽2克,讓寶寶當開水飲用。
●鹽稀飯。如果寶寶此時的消化功能尚好,媽媽可以喂給寶寶鹽稀飯。
●服用新配方的口服補液鹽(ORS):氯化鈉3.5克、碳酸氫鈉2.5克、氯化鉀1.5克、無水葡萄糖20克,加水至1000毫升。
原則2:注重飲食調理
寶寶一旦腹瀉,一些媽咪會控製飲食,生怕加重病情。其實恰恰相反,腹瀉寶寶更需要營養豐富的食物,以防腹瀉後營養不良。母乳喂養的寶寶可繼續母乳喂養,人工喂養的仍可給予平常的喂養方式,“該吃什麼就吃什麼”,什麼也不落下。需要媽媽注意的是,寶寶此時的腸胃功能尚處在恢複期,因此,進食應遵循少吃多餐、由少到多、由稀到濃的原則。
原則3:注意保暖
季節變化,氣溫忽高忽低,很容易引起感冒、發燒,加重腹瀉症狀。寶寶腹瀉期間,媽媽要注意寶寶腹部保暖,如果寶寶四肢發涼,可以用熱水袋保暖,但要注意防止燙傷。